掌门陌无涯归来,得见姬长枫。难得那一本正经的脸上,有了久久不曾消失的笑容。
一门四位师兄弟姐们,加上他们的弟子一共七人。围在一桌,几盘小菜,几坛陈酿。就像一家子人于年末团聚的氛围。
“小师妹和小师弟要成婚?”陌无涯再听到他们提起后惊讶的放下酒杯。转头看向了白墨。
白墨看着今日并肩而坐的两人,似乎也察觉到了什么不一样,心思缜密的她一下就猜到了些许。随即轻笑一声,摇了摇头,说到:“看他们的样子,想来我不用费劲把缘由解释一遍了。”
说完她转头对着陌无涯点头示意,随后还补了一句:“他们二人一见倾心,我便替师父做主,为他们定下婚约。”
姬长枫和丫丫互望一眼,同时笑了起来。皆没有开口。
陌无涯愣了片刻后,摇了摇头,颇觉不可思议的说到。
大燕长治二十年,冬雪。
今日长安城护国君侯府院积起了厚厚的雪,雪停之时亦无人打扫。偌大一个君侯府今日异常的空荡荡,毫无生机。
府邸的主人名作秉虞,一个一生为了大燕鞠躬尽瘁,呕心沥血的臣子。自年少辅佐燕帝开始,稳定军政,平定天下,安四海兮,给了天下百姓一个太平盛世。
世人都尊称其为秉虞君,其同燕王玉潇年少相逢,惺惺相惜,共立志共安天下之事迹如今都还被人津津乐道,奉作君臣之交的典范。
他也是唯一一位以君主朋友之身份被封了宗亲才能受封的君侯之爵。
并行太傅之职,为太子师。出仕三十余载,位极人臣而不落。可想而知,燕帝对其之情义。
冬月寒冷,清晨宫中传来消息,燕帝突然于寝宫中病逝。临终还托人给他带来了两封信。
对于此事虽然他心里早有准备,但还是没想到来得这么突然。
君臣相交三十余载,无论为君为友。玉潇都敬他如师如兄。此间情义,秉虞深感于心。
只是让他意想不到的竟是两封信中,竟有一封是承载了大燕的未来而交付于他手。信中内容只有简单明了的二字:“立贤。”
他呆坐在院前一言不发,只是时不时抬头看看院外飞雪,楞着傻笑,不一会儿又垂下头,低声痛吟。
君子之交,清如水,皎如月。
曾青山脚下,偶然相逢,淡然一笑的相识。推杯换盏中侃侃而谈理想抱负后。
二人以性命相托,相扶相持走过半生,正如那青上留下的玉泉,纯似玉,净至休。恒久长流……
…
燕帝的死讯一早便传便了长安城,今日的朝堂,百官着素上朝,拜祭燕帝。顺带决定新君登基一事。
国不可一日无君,皇长子慕容狄(字文忠)早在十年前便被册封了太子。他登基继位乃是名正言顺。况且其身后还有相国张洵为首的势力扶持。
按道理不会有什么阻力,只是今日太子一派竟无一人开口提及让太子即刻登基之事。
因为张相国没有开口,百官便不会开口。而他不开口主要还是在等一个人,一个陛下生前最信任之人。
亦是在朝堂与军中威望最高之人:秉虞君。
????太子慕容狄有八个弟弟妹妹,其中四公子慕容博(字文渊)在朝中威望甚高,燕帝未驾崩之前,他有着无限的可能性顶替长公子文忠,成为这大燕的储君。
这一方面是源于燕帝的偏爱,一方面是大将军风华的鼎力支持。才让他有了能与长公子抗衡的实力。
而今天,玉潇的驾崩便让四公子的希望一日之间变作了绝望。他很清楚,只要不是太子,便无缘帝位,除非……举兵谋反。
可他绝不会这么做,他的父亲呕心沥血花了一辈子才还了天下太平。
这海晏河清,举国安宁的景象他绝不愿意去破坏。若是为了一时之争而做了不忠不孝的燕国罪人,他便是百死莫赎。
但……他的身后站着的是燕国兵权最大的那个人。风华。
作为和张洵同时代的老臣,他的威望是毋庸置疑的。
而自古以来,兵权往往就代表了说话的权利,这也是为何他能扶植一个公子与德才兼备的皇长子分庭抗礼的底气。
推荐:stylereenda{font-sizepxlor6dd4padding0px}sty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