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呵!”
夏晓笑自己太天真,她怎能将那一对母子想的如此善良?
她们要是善良,怎能在她爹外出时,就擅自辞退店里多年的老人,将自己两个儿子安排到店里帮忙,让李记杂货铺名存实亡。
如果心存一丝亲情,不会做出亲子尸骨未寒,就将他唯一的孩子推向火坑。美其名曰为她打算,实则是道貌岸然,做着自私自利的事还要立牌坊。
凡事都有因,她们这样做的原因是什么?
细思极恐,有些事早有苗头,夏晓觉得她真相了。
这一切只因她姓夏,是爹娘唯一的孩子,她爹娘一直有招婿上门的打算,所以祖母先下手为强,绝了这条路。
她们要二房全部的家当,说什么张家富贵,看不上她的嫁妆,她们根本就不想陪嫁,说白了就是将二房的一切都据为己有。
将她嫁给傻子,更是一举两得,以张家的富裕,确实瞧不上她们二房的这点家当,不在乎她是否有嫁妆;她又只是一个妾室,相公痴傻,不怕她笼络了相公替她出头,作为一名妾室,是没有任何自由的,连命都攥在夫家手里,一般妾室,是不能随意外出的,一言一行都得请示,要是被夫家不喜,可以被任意发落。把她嫁到张家,就没有人去给夏家大房添堵,二房的一切都会悄无声息成为大房的。
至于李氏,一个无依无靠的孤女,没有娘家可依,没有亲朋可帮,即丧夫又没子,生死都在婆婆的一念之间。
夏晓抓起一缕青丝绕圈圈:爹啊,您眼睛一闭什么烦恼都没了,留下妻女独自面对您的亲娘,遭受迫害,您是否泉下有知?
夏晓犯愁,她一个十四岁的女孩,本应是爹疼娘爱的年龄,怎奈何时运不济!
找不出一个能帮忙的人,她瘫在炕上,时间虽紧,也不能将自己逼的太急,欲速则不达,她需要缓一缓。
从厨房里飘来一阵饭菜香,夏晓使劲嗅了嗅,大声喊:“娘,饭好了吗?我饿了!”
李氏做的饭菜香味俱佳,她吃了一顿就爱上了,虽在守孝,只能吃素食,但经过李氏的烹制,素菜也让她这个偏好肉食的人吃的津津有味。
她想不出应对之策,吃饱饭再睡一觉,养好精神才有力气求出路,空烦恼只会让她恐惧不安,于事无益处。
五天时间,她们母女未来几十年的命运全靠这五天的自救,如何自救她没有一点头绪。
但这不妨碍她吃饭,天大地大吃饭最大,一切等吃饱喝足再说。
李氏的厨艺确实是一等一的好,吃她做的饭菜是一种享受。
以闻其香,吃其味,食有尽而味不穷。
夏晓大快朵颐,李氏几度欲言又止,以往吃饭,女儿要人哄,现在如饿狼扑食;以前女儿吃一点就说她饱了,不肯多吃一口,现在稍不留意,她就要舔盘子。
昨天,女儿吃饭,饭量堪比一个壮劳力。她劝了几句,她竟将盘里剩余的汤汁全拨到自己的碗里,还将饭碗护在怀里,一脸警惕的看着她,生怕被她抢走。
好端端一个女儿家,变成这样,都怪她这个做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