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附近的早点摊上吃过了早饭,然后又到最近的书报亭,花了五毛钱去买了一本《人民文学》。
大体翻了下里面的内容之后,他就在杂志上寻找到了杂志社的详细地址。记下地址后,他从书包中拿出之前购买的京城的地图,开始寻找杂志社在哪里。
《人民文学》可以说是龙国第一本纯文学期刊了,年龄与龙国的岁数一样大,就是龙国建国那一年创刊的。
孔捷昨晚就在网上查过了,知道京城的这本期刊,可是在80年代发掘和捧红了不少文学界的人。
在孔捷重生过来的那个时间点上,有许多名震文坛的大佬,都是在80年代出的名。而《人民文学》,无疑是捧出大佬最多的纯文学杂志了。
《人民文学》杂志社的地址,在嘲阳区农展馆南里10号。这里离孔捷住的帽匠胡同倒是不太远了,于是看好了路线,孔捷片腿骑上自行车就过去了。
找到了地址以后,孔捷才发现这里原来是一栋五层高的楼。楼的大门口挂着许多的牌子,仔细看看,发现不是杂志社就是出版社什么的。
看来这里可是不止一家文化机构在此办公啊,《人民文学》应该只是其中之一。对于孔捷来说,这是件好事。哪怕人民文学投稿不中,也可以去别的杂志社碰碰运气。
孔捷在传达室那里向看门大爷打听了一下,然后在他的指点下上了二楼。上到二楼以后,孔捷就发现这楼不管东边西边,都排着不少人。
传达室的大爷指点他《人民文学》是在二楼的东边,孔捷数了数,楼道里似乎排着个不太规整的队伍,前面就有七八个人在排。
孔捷上楼以后,很快也受到了楼道里人们的关注。因为他的穿着实在有些与众不同了。
他这时穿的是之前从友谊商店买的牛仔裤和t恤,t恤上还有一些稀奇古怪的图案和一些英文字母。
比之楼道里这些穿着白衬衣、绿军裤,或者是别的什么灰、蓝、黑色之类单调衣服的人,孔捷着实显得太过花哨了。有些头脑的,仅从这与众不同的衣服就看出来,这小子应该不是一般人。
孔捷来到东边排在最后的那个人那里,轻声打听道:“同志!你们这是排队在干什么?”
这位穿白衬衣的哥们道:“还能干什么?投稿啊。你看见没,我和前面排的这些都是来《人民文学》投稿的。你也是来投稿的吧?”
孔捷想起自己在网上查的资料,80年代被称为“文学热”的年代。仅从这投稿的队伍就能看出来,这个时代怀着文学梦的青年还真不少。
不过孔捷长了个心眼,他道:“我是来找人办事的。这个也要排队吗?”
那位哥们道:“现在他们这投稿有专人负责接待。你要是找个,不用排队,直接进去找就行。”
孔捷:“好!谢啦啊。同志!”
末尾的哥们:“不客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