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卷《周易》六十四文译解(二十三)(1 / 2)

第二十三篇《剥》文今译与解读

(原文)

剥在《辞源》解释为,削,脱落侵蚀等意。甲骨文里的本义是。《说文》里是指。在本篇中其意指脱落侵蚀。作者是借床的脱落侵蚀不断损坏来比喻政治向坏处发展的现象,寓意政治会越来越。

本篇题目是剥,不利有攸往。这是说越来越,是不利于国家进步与发展。这就是本篇的命题。

第一段内容是借床来比喻剥这一现象逐渐转化过程。为何用床来比喻呢?古代时期,床是一种坐卧具,不同于现在床,是指睡觉的专用东西。而椅,凳才是坐具。本篇用床是象征位置,或地位。即对统治者的政治行为作比喻。《周易》一书多用比喻和象征手法,这是中国传统说理的思维方式。

剥床以足,蔑贞,凶。

这是本篇第一段,其意是脚腿开始剥落侵蚀,而无视这种情况,就会有风险。这是比喻问题出在下面,从下面开始出现了问题。下面就象征着劳动者。即广大的人民。下面的问题做不好,解决不好,自然就影响着上面的问题。即社会的安定问题。这归结到是政治问题,是为君子讲述的政治道理。

剥床以辨,蔑贞,凶。

辨与床腿的结合处。蔑。这句话的意思是与床腿结合处也开始剥蚀损坏,若无视这种情况继续发展下去,就凶险了。这是再次强调问题的严重性,要引起足够的重视。这是象征上下之间出现了问题。即中间层也出现了问题,就后果严重了。

剥之,无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