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如何运用营养标签合理选购食品
(一)看能量值
能量值是指可以从这份食品中获取多少能量的数值。我们在看能量值前要先看营养标签上给出的能量是每100g或100还是每份中含有的能量,现在很多高能量零食,比如薯片、饼干等,并不是以每百克为单位,而是以每小份做单位的(见表5-3),所以标识的能量看起来比较低,只有知道了整份食品的克数或毫升数,又或者是所谓的“每份”的质量数,才能计算出我们将摄入多少能量。
表5-3某饼干营养成分表
以上营养成分表中能量是1275kj,看上去并不是很高,但这只是一份60g食品的能量,换算成常见的百克单位,每100g食品的能量是2125kj,比原来高了667%,不仔细看就容易吃多了。
另外,不同商品的能量单位不一定相同,一般食物的能量是用千焦(kj)为单位的,但也有一些是用大卡(kcal)作单位的(见表5-4),而每大卡的能量约等于42kj。因此,除了看每份食品的单位重量,还要看能量单位。
表5-4以大卡为单位进行标示
(二)看需要控制摄入的营养素
在强制标注的营养素项目中,需要控制摄入的营养素为能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钠。
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营养素是食品中存在的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具有重要公共卫生意义的营养素。缺乏可引起营养不良,影响儿童和青少年生长发育和健康,摄入过量则可导致肥胖和慢性病发生。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均能给机体提供能量,还各具独特的生理功能。当膳食中脂肪能量供给过高时,可导致肥胖症、心血管疾病、高血压和某些癌症发病率的升高;蛋白质能量提供过高时,会转化为脂肪积存在体内,还会增加肾脏负担;当碳水化合物和脂肪能量供给不足时,会削弱对蛋白质的保护作用。因此,能量的供给还必须注意蛋白质、脂肪与碳水化合物三者间的比例。中国营养学会建议居民膳食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应占摄入总能量的50%65%、蛋白质应占10%15%、脂肪应占20%30%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