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概述(1 / 2)

第一节概述

学校营养午餐是指以保证学生生长发育和健康为目的,根据平衡膳食的要求,在严格卫生消毒条件下向学生提供安全卫生、符合营养标准的,色、香、味俱佳的配餐。学校营养午餐中提供给学生的能量和各种营养素应达到一天推荐供给量的40%。实行学校营养午餐可以保证中小学生均衡、全面的营养供给,改善他们的营养状况。老师可以利用就餐时间给学生介绍营养知识,这样一来学生不仅在就餐过程中得到了营养,还可以增加营养知识,纠正挑食、偏食等不健康的饮食行为,培养良好的饮食和卫生习惯。学生一起就餐还可以锻炼生活自理能力,培养集体主义感和服务精神。

1国外学校营养午餐

(1)日本学校营养午餐。

日本是世界上推行学校营养午餐最深入、最完善的国家。早在1954年,日本就颁布了《学校营养午餐法》,从法律的角度明确提出在国内中小学校中建立营养配餐中心,配备专业营养师,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学校营养午餐计划。营养师负责学校午餐食谱的调制和实施,兼顾营养平衡和各地区饮食习惯,并对学生进行营养教育与营养指导。学校营养师会提前一个月发放食谱,让孩子交给家长,以便家中的食谱与学校的食谱不发生冲突。还会邀请家长品尝,让家长充分了解孩子在校就餐情况。

日本政府对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有严格规定,曾专门制定《学校给食卫生管理标准》,对营养午餐卫生管理的各个环节提出了明确且具有操作性的要求。学校食堂或送餐公司的管理者,不但要具备执业资质,同时要有实际的食品加工业务经验。学校餐具每天由高温洗碗机清洗消毒,学校只提供熟食和热食,午餐中的蔬菜都经过加热处理,以保证食品卫生安全,且每顿午餐都要留样、编号、注明日期。校医每三个月要对配餐中心和配餐室的卫生状况抽查一次;当地卫生保健机构每年要到配餐中心及配餐室进行23次卫生检查。

日本学校营养午餐的所有开支分为三个部分:家长支付总经费的516%,地方政府与团体出资承担395%,剩下的部分由国家政府补助。同时,政府还为少数贫困生提供免费的学校午餐。

日本也是最早推广食育理念的国家。明治维新时期,日本著名医生石冢左玄出版了《通俗养生法》,他指出:“今日有学童之人应认识到德育、智育、体育全在于食育。”2005年,日本制定并实施《食育基本法》,其中强调:“对于培育孩子的丰富人性、掌握生存能力来说,最重要的是‘食’,‘食育’应被置于首位。”

日本的学校将营养午餐作为学生整体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与饮食观念、膳食营养知识、饮食卫生安全和饮食文化等关于营养学、人生观的教育联系在一起。午餐时间,班主任与学生在教室一起就餐,观察学生的饮食习惯,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营养指导;在课堂上,老师和学生一起学习生物、营养学等方面的知识,并亲自动手在生活中实践;部分学校在附近农村建立了水稻基地,让学生参观和学习水稻生产过程,加深对农民辛勤劳动的理解,更加懂得“盘中餐”的来之不易,通过亲身实践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印度:“中央厨房”成功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