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身体活动(1 / 2)

第三节身体活动

(一)身体活动

1体力活动

体力活动又称身体活动,指任何由骨骼肌收缩引起的导致能量消耗的身体运动。日常生活的体力活动可以分为工作、家务、体育运动、娱乐活动等,指人体的能量消耗量高于在安静状态时的能量消耗量的所有活动。

2身体锻炼

身体锻炼指有最终和阶段目标的、有计划的、有组织的、重复的,以保持、提高体适能(physicalfitness)为目的的体力活动,指在身体活动中,有计划地、有意识地以维持或增强体适能为目的而进行的身体活动。

3生活活动

生活活动指在身体活动中,除运动以外的身体活动,包括工作中的身体活动。(见表4-1)

表4-1身体活动·运动·生活活动

身体活动是指日常生活、学习、出行和体育锻炼等各种消耗体力的活动。身体活动在体力付出的同时,肌肉收缩,能量消耗增加。因此,走路、骑自行车、打球、跳舞、上下楼梯、清扫房间等都是身体活动的不同形式。体育锻炼是一种以健身为目的的主动身体活动,如参加跑步、体操、球类、游泳、太极拳等项运动。养成多动的生活习惯,每天都做一些消耗体力的活动,是健康生活方式中必不可少的内容。用家务、散步等活动来减少看电视、打牌等久坐少动的时间。上下楼梯、短距离走路和骑车、搬运物品、清扫房间都可以增加能量消耗,有助于保持能量平衡。

降低发生心血管病等慢性疾病的风险,需要更多的运动,可以是达到中等强度的日常活动,也可以是体育锻炼。每次活动应达到相当于中速步行1000步以上的活动量,每周累计约4万步活动量。运动锻炼应量力而行,体质差的人活动量可以少一点;体质好的人,可以增加运动强度和运动量。例如:骑车、跑步、游泳、打球。

(二)身体活动分类

1生理功能分类

1有氧(耐力)运动:运动中需要氧参与能量供应才能完成的运动。如步行、慢跑、蹬自行车。

2无氧运动:运动中不需要氧参与能量供应可以完成的运动。如举重、短跑。

3抗阻力(肌肉力量)运动:对抗阻力的重复运动。如哑铃操、上楼。对抗阻力用力时主要依赖无氧功能,其中的间歇也含有氧供能的成分。

4灵活性和柔韧性(关节、动作)运动:通过躯体或肢体的伸展、屈曲和旋转活动,锻炼关节的柔韧性和灵活性。

与学生健康有关的运动形式主要有三类,即有氧(耐力)运动、抗阻力(肌肉力量)运动、灵活性和柔韧性(关节、动作)运动。有氧(耐力)运动需要氧气参与运动中的能量供应,负荷在小到较大强度范围间,通常可以持续几分钟或更长时间,如步行、骑自行车、慢跑、游泳等。抗阻力(肌肉力量)运动主要针对身体的大肌肉群,训练中肌肉对抗阻力产生收缩,阻力大小不同,肌肉可重复的收缩次数不同,对肌肉骨骼形成的负荷也不同。阻力负荷可以采用哑铃、沙袋、弹力带、健身器械,也可以是肢体和躯干自身的重量。灵活性和柔韧性(关节、动作)运动通过关节的屈曲、伸展和旋转,可以起到保持或增加关节的生理活动范围和关节活动稳定性的作用。

2生活方式分类

1与工作有关的身体活动:工作、学习中的各种身体活动。职业和工作性质不同,工作中的身体消耗也不同。

2与外出交通往来有关的身体活动:从家中前往工作地点、学校、购物地点、游玩地点等来往途中的身体活动,采用的交通工具不同,身体消耗也不同,如步行、骑自行车、乘公共汽车或自驾车等。

3与居家生活有关的身体活动:各种家务劳动,手洗衣服、擦地等活动消耗能量较大,做饭、清洁台面等能量消耗较小。

4休假时间的身体活动:业余时间的锻炼或活动,运动目的更明确,活动内容、强度和时间更有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