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体育运动促进学生体质健康
(一)体育运动可提高身体机能
体育运动对循环系统发展的影响非常显著,对增强心血管的机能,提高血液循环质量起着积极作用,能改善和增强大脑和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改变大脑的供血、供氧状况,使人头脑清醒、思维敏捷。大脑皮层的兴奋性增强、综合分析能力增强,使得神经生理过程中的均衡性与灵活性提高。体育运动能促进人体内脏器官构造的改善和功能的提高,特别是使机体的重要脏器——心、肺在构造上发生改变。安静时,心跳频率变慢,肺活量增大,呼吸深度加深,肺通气量增大。体育运动还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从而达到防病治病、延年益寿的效果。
(二)体育运动可改善运动系统
经常进行体育锻炼的人新陈代谢旺盛,肌肉中的毛细血管开放数量增多,血流量增大,使机体内血液供应良好,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吸收与贮存能力增强,肌纤维增粗,肌肉体积增大。因而,肌肉也就变得更加粗壮、结实、发达而有力。另外,由于肌肉结构的变化,酶的活性增强以及神经调节的改进导致机能的提高,表现为肌肉收缩力量大、速度快、弹性好、耐力强。
经常进行体育锻炼可使新陈代谢得到改善,骨骼结构和性能发生变化。表现在骨密质增厚,骨骼变粗,骨小梁的排列根据拉力和压力不同更加整齐而有规律,骨表面肌肉附着的突起增大,等等。体育锻炼不仅可使骨的直径增大,而且可使少年骨长径生长速度加快,对身高的生长有积极促进作用。经常进行体育锻炼的学生比不经常参加锻炼的学生的身高要高一些。
经常进行体育锻炼可增强关节周围的肌肉、韧带的力量和柔韧性,从而加固关节。有目的地进行各关节活动使得柔韧性提高,韧带、肌肉的伸展性得到改善,从而扩大关节运动的幅度。通过体育锻炼,可以增强关节的牢固性,提高关节的柔韧性,减少各种外伤和关节方面的疾病。
(三)体育运动可增强身体素质
体育运动可增强有氧能力、肌肉力量、柔韧素质,提高身体协调能力、反应力,塑造体形。衡量身体素质的指标由柔韧性、耐力、力量组成。体育运动是提高身体素质的重要手段。力量是指机体某部分肌肉的爆发力;柔韧性是指人体关节活动幅度的大小以及韧带、肌腱、肌肉的弹性和伸展能力;耐力是指人体长时间工作或运动时克服疲劳的能力。任何一种机能下降都会影响整体的身体素质。例如:长跑等有氧运动可增强心肺能力,球类等运动可以提高反应能力,眼手、眼腿协调配合能力和身体的灵活性,瑜伽等训练有助于身体柔韧性提高,轮滑溜冰可以锻炼平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