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中国香港“健康饮食在校园”活动
“健康饮食在校园”是香港建设健康城市的重要内容。2006-2007学年香港卫生署以及社会各界的合作伙伴共同发起了“健康饮食在校园”的活动,主要目标是预防儿童、青少年的肥胖、心脏病、癌症及糖尿病等慢性疾病(香港肥胖小学生由1997-1998学年的164%上升到2004-2005学年的187%)。这项活动旨在学校推广健康午餐和食品,使学生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活动为膳食供应商发出了“小学午餐营养指引”,协助他们为约600所全日制学校的30万名学生提供营养均衡的膳食。
根据卫生署学生健康服务的最新数据,2011-2012学年的小学生的肥胖率下降至209%,而2009-2010学年和2010-2011学年的肥胖率分别为222%和214%。学生的饮食习惯也有明显的改善。
(一)至“营”学校认证计划
卫生署与教育局从2009-2010学年开展的“至‘营’学校认证计划”为“健康饮食在校园”活动的重点项目之一,目标是通过认证计划,推动及协助全港小学制订及执行健康饮食政策,建立有利于健康饮食的学习环境,培育和强化学生的良好饮食习惯。认证计划鼓励家、校、社合作,制订明确有序的目标,最终实现至“营”学校模式。认证有效期为三年。认证计划至今已有超过270所小学及特殊学校参与,占全港小学数目逾四成。当中141所学校已成功取得认证资格,112所学校更获得最高级别的“至‘营’学校”嘉许。
卫生署进行的“香港小学午膳营养素测试2018”显示,学童午膳的平均钠含量由2013年的951毫克减至2018年的818毫克,减幅达14%。“健康饮食在校园”运动得以顺利推行13年,有赖于教育局和运动督导委员会各委员多年来的支持和指导,以及各学校包括校长、老师、家长和同学的积极参与和支持,还有食物供应商的配合。根据“至‘营’学校认证计划”制订的学校健康饮食政策内容整合了学校行政、午膳供应、小食安排、教学及宣传等全方位深层措施,让学校有所依据,清晰有序地向着至“营”学校模式迈进。
1行政措施
1学校由专职人员统筹建立家长委员会,协助制定及执行健康饮食政策。
2每学年向教职员、家长和学生通告学校健康饮食政策及各项措施。
3每学年检视和修订学校健康饮食政策及各项措施的执行情况。
4向负责健康饮食在校园活动的老师提供支持,使他们有充分的时间筹备活动及参与相关的培训。
2学生午膳供应
选择午膳供应商时,需优先考虑午膳餐盒的营养素质,具体方法是参考《选择学校午膳供应商手册》。与午膳供应商所签订的合约中,必须订明所有餐盒根据卫生署编制的《学生午膳营养指引》(最新版)制作。
每月向学生和家长公布菜单前,学校需事先检视菜单,确保不含“强烈不鼓励供应的食品”和不供应甜品的餐款。每月向学生和家长公布已核准的菜单,包括营养资料,让他们在知情的情况下作出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