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杜绝浪费、兴新食尚
(一)全社会动员,坚决制止“舌尖上的浪费”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他指出,餐饮浪费现象,触目惊心、令人痛心!当下,一些地方餐饮浪费现象十分严重,危害粮食安全,有违“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良好社会风尚,必须制订实施更有力的举措,推动全社会坚决制止“舌尖上的浪费”。
2019年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等机构发布了《中国城市餐饮食物浪费报告》。对北京、上海、成都、拉萨4个城市366家餐馆进行的实地调研发现,餐饮业人均食物浪费量每餐为93g人,浪费率为117%。据测算,我国城市餐饮业仅餐桌上食物浪费量就高达1700万吨至1800万吨,相当于3000万人至5000万人一年的食物量。其中,大型餐馆、游客群体、商务聚餐等是餐饮食物浪费的“重灾区”。
中小学校园食物浪费问题值得关注。调研结果显示:某大型城市中小学生的食物浪费量明显高于城市餐饮业的平均水平。各种供餐方式中,盒饭食物浪费最为严重,浪费量高达每餐每人216g,约占食物供应量的13。学生对校园餐饮的满意度较低、良好饮食习惯和食育教育的缺失是造成食物浪费的主要原因。
2019年上海市对48所中小学营养午餐调查与评估发现,学校营养午餐丢弃情况较严重:小学生平均每人每日午餐丢弃量为75g,初中学生平均每人每日午餐丢弃量为97g,高中学生平均每人每日午餐丢弃量为525g;丢弃最多的食物是蔬菜类。
我国人口多、基数大,每人浪费一点,就会是惊人的量,对我国粮食生产带来较大压力,同时,餐饮浪费产生大量厨余垃圾,也会对生态环境产生较大负面影响。
(二)教育部门制止餐饮浪费的行动方案
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重要精神,坚决制止学校餐饮浪费行为,切实培养青少年勤俭节约习惯,引领带动社会文明新风尚。教育部办公厅制定了《教育系统“制止餐饮浪费,培养节约习惯”行动方案》,主要内容有:
1广泛开展教育宣传
根据教育教学规律和不同年龄段学生特点,把勤俭节约内容有机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宣讲、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程教学、中小学德育课程教学、幼儿园习惯养成等教育环节之中,充分利用校园广播、标语、挂图、公告栏和网络等媒介,多种形式宣传制止餐饮浪费,让节约教育在学校随处可见,营造浓厚氛围。发挥榜样示范作用,对浪费行为开展反面警示教育,加大对浪费行为的纠正力度。
2大力培育校园文化
(1)深入推进光盘行动。
全面持续开展食堂“光盘行动”,采取多种方式激励师生吃完所购食物、不留剩饭剩菜的光盘行为,以此为抓手迅速扭转学校餐饮浪费的不良风气。
(2)开展各类校园活动。
围绕勤俭节约开展主题班会、主题党团日、艺术节、读书读报、征文演讲等日常性活动;利用世界粮食日、全国爱粮节粮宣传周等契机开展专题教育,加强粮食安全宣传。把勤俭节约作为文明校园创建的重要内容。
(3)加大社会实践体验。
组织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田间地头和青少年社会实践基地等场所,广泛开展实践体验活动并形成制度。通过社会实践、劳动体验,让学生切身感受食物的来之不易,真正形成尊重劳动和爱惜食物的思想意识。
3提升食堂管理水平
(1)加强运行管理。
完善从食品原材料采购、库房储存、物流配送、生产加工到成品销售的全链条节约管理,实现食材配比有效动态调整。不断提升餐饮从业人员技能水平,改进烹饪工艺,最大限度减少损失和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