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上海市食育工作的推进
(一)政府各有关部门联合推进食育工作
近几年,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原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部门联合发文,要求学校充分发挥学生午餐系列工作的育人载体作用,在加强学生午餐安全、营养等方面管理的基础上,促进中小学生养成健康文明的饮食习惯和规范。倡导“光盘”行动,引导学生养成爱惜粮食的习惯。
各区市场监管局发挥专业优势,在食品安全知识方面对学校给予指导和支持。同时,利用社区、家庭等多种途径对学生家庭进行普及。
有关部门要求各中小学和托幼机构切实履行校园食品安全管理的主体责任,健全完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创建“放心学校食堂”,2019年90%的学校以及托幼机构食堂符合“放心学校食堂”标准。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于2016年搭建了上海市学校食品安全追溯管理平台,这是中小学和托幼机构食品信息追溯平台,主要对学校食品原材料、从业人员健康状况及菜谱等信息进行全面监控和管理,实现来源可溯、环节可控、去向可查监管目标。管理平台的监管信息分为三部分:供餐机构证照信息、供餐机构食品物料信息、供餐机构菜谱信息,具有查验索证索票、食品安全预警、快速追溯排查等功能。要求各中小学校确保关键岗位、关键环节的责任清晰明确、落实到人,规范做好学校食品安全管理平台运行的各项工作,及时、准确上报食品原材料来源等信息。
(二)编写教材,组织培训,开展食育试点
上海市各区至少在每个学段(小学、初中、高中)选择三所学校试点开展食育工作。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原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会同上海市科技艺术教育中心、上海市食品安全工作联合会等编写了《中小学食品安全与营养午餐指津》《上海市中小学校园食品安全读本》等书籍,并组织有关专家、餐饮烹饪大师制定了学校营养午餐推荐菜谱,指导学校开展食育工作。
2018年举办全市中小学骨干教师食育培训班,组织师资现场观摩学生午餐食育过程。邀请有关专家作了食品营养与健康知识、中国学龄儿童膳食指南解读、食品安全食育与饮食文化、中小学生吃动平衡、学生午餐智能化操作等辅导讲座。
(三)举办各类活动,普及食育理念和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