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入世(2 / 2)

我的世界 君丶逸尘 3052 字 2021-06-08

四十多个小时的日夜兼程,终于到达了目的地。下车后我身上只剩下五百不到,直接打的前往昌吉。那天是阳历七月七日,我下车的地方叫海棠小镇。工地是君悦海棠一期二号楼,刚到工地我便爬上塔吊找到了我的另一个儿时玩伴,何灿。他是我师兄,以前一起学的塔吊,后来我回了学校没有继续学下去,他却学有所成,我再次出来开塔吊,也只能找他继续学。第一天上午看他开,下午便自己开,半天时间学会。一个人开了几天后终于见到了老板,老板姓唐,字小川。见到老板后才是正式开始上班,第一个月三千,然后每月涨五百这样。当时二号楼主体已经全部完工,外架拆了都开始做保温了,主要墙面抹灰。每天早上七点上班,中午一点下班;下午两点上班,晚上七点下班。开始我到没觉得什么,后来才发现我比其它人都要累,报酬却是最低的。年少无知的我当然不服气呀,立马找老板谈工资。经过我努力的说服,总算还是给我加了五百。后来师兄因为想当兵回四川去了,留我一个人在新疆。他走后,我一个人工作到中秋,接到师兄给我打来的电话,他当兵没去成,回去了半个月又回到了新疆,在阜康甘河子,吉木萨尔那边。在唐老板手下工作了那么久,累的时间段也过去了,剩下的基本上都是空闲期了,但工资只有三千五四千,而且工作了块两个月一次工资都没有发,只是拿了很多次借资,算了算他还差我三千来块钱。师兄给我打电话的主要目的就是邀请我去他那边干,工资比这里高,相当于学成了就张开翅膀飞出去,直接做师傅。当时给的六千的月薪,想了想咬牙一狠心,抛弃了唐老板那剩下的三千多直接去了甘河子。

甘河子,一个顾名思义的地方。一座大山下面的隔壁滩上面的一座电厂,一台6515的中联重科无级变速,我和师兄日夜倒班。刚好稳定下来,又被告知师兄必须被安排走,电厂只能留我一个人。就这样,他又去了奇台,而我留在了甘河子。又是孤单渡过了两个多月,一直到下雪电厂停工,我和他才再次重逢。走的时候财务给我发工资,才发现原来加班也给了钱,最后干了三个月多点,平均下来每月七千八。电厂工资不错,但活没多少,后来再也没在电厂开过塔吊。在甘河子开塔吊的时候我们工资是公司财务在管,老板不和我们在一起,所以都是我们在财务领工资后再将老板那部分打给他。老板姓陈,平时都叫他大哥。公司财务是一个小哥,姓王,和我关系非常好,以至于后来连我师兄都不知道我们原来有加班工资。

乌鲁木齐每年十月低便开始下雪,有关规定十一月二十所有工地都统一停工。电厂没有例外,十一月二十这天准时停工了,工地老板让厨房弄了许多菜肴款待建设电厂的所有人,全是离别前一起吃个团年饭。十一月二十一日,大家在生活区分别,各自踏上归程。和工友们分开后我先前往奇台,和师兄汇合后一起前往乌鲁木齐。乌鲁木齐雪下得很大,是我十六年来见过的最大的一场雪。虽然很想快些回家,但又不知为何对此地有些许不舍。因为大雪我暂时留了下来,和师兄一起住在了在宾馆。看夜晚天地一色,无暇的洁白。这一住就是十多天,每日白天都回去逛街,吃当地的美食,然后上一会儿网。等身上的钱都消耗的差不多的时候,不得不决定踏上归程。买了火车票,上了火车才发现我手机落在了宾馆。

十二月二十一号号凌晨一点多,我拖着行李箱从镇上步行回家。水泥路面在月光的照射下变得银白生辉,周围满山遍野一片暗绿。几公里的路程,算是慢悠悠的欣赏着家乡的风景。在新疆,到处都是戈壁滩,就没见过哪里能和家乡的绿相提并论。以前一直生活在这却没发现,原来很多时候美好就在身边,只是不曾失去边未曾发现。凉风习习,目光不时扫过林间露出的坟头,望向最深处的最黑暗。这是我家,我回来了,什么也不能改变,不能阻挡。

我到家了,生我养的的地方。一条幽深的小径,琵琶树与柚子树棵棵相连;一亩池塘边上,是一座老旧的平房。破碎的小青瓦前露出是粗细不同,形状不一,参差不齐的瓦梁。屋顶堆积着是枯黄的竹叶和房前那颗父亲载的红心柚的落叶,缝隙间夹杂着各种野草。房前屋后杂草丛生,只留一条一步来宽的泥路通向厨房的木门。看来,父亲一个人在家,没有一天休息过,我和姐姐走后他一直在县城做工,早出晚归,日已往复。敲了敲熟悉的小门,一声哽咽的呼唤,灰暗的小窗透出淡淡白光。伴随着零星而又急切的步伐,父亲光着膀子穿着短裤,反穿着着一只拖鞋给我打开了房门。“回来了,二娃!”,父亲接过我的行李箱,满怀笑容的看着我,“要回来也不提前说声,这么大一夜了,我来接你嘛!”“没有,我就是到四川就径直回家,一路都没有停留,想家了”终于是看见了父亲,心中顿时升起一股难明的滋味,在新疆,最想的还是我的父亲。毕竟,母亲已经离开我了。父子俩一同坐在方桌前,我从行李箱中拿出一箱提子,一个劲的让父亲尝尝,这是我从新疆唯一带回来的东西。父亲一边尝一边点着头的望着我,问我饿不饿,想吃点什么。我只是笑着说我很困,就倒在桌旁的床上睡着了。一直到第二日醒来,才发现都已经是第二日响午了。父亲已经出去做工了,家里只剩下我一个人。

回到家,首先是清理房间和收拾衣物以及床上用品,然后铲除房前屋后的杂草,上房扫去落叶。忙活了几天,那熟悉的温馨而又舒适整洁的小屋终于是再次出现在我眼前。虽然有些破旧,但我依然很高兴,就是这样儿时的味道。接下来的半个多月,父亲依旧是早出晚归,没人能说服他,因为只有家里人才知道,姐姐上大学钱还不够。不久后父亲放假了,每天我都在家陪他。我们一起去逛便了周围的几座山坡,走遍了记忆中的每一个角落。因为大意手饥忘了从宾馆带走,不得不去县城买了一部手机,那是我人生中自己给自己买的第一部手机,小米三。我用这手机记录下了和父亲一起爬山的每一刻开心笑容。

过年了,姐姐也回到了家中,朋友们也回来了。龙娃儿,陈波,邓杰,熟悉的人都回来了。一起去庙会,一起去野餐,度过了又一次快乐的新年。新年的几天快乐而短暂,陈波去简阳工作了,龙娃儿去新都上学了,邓杰去北京当兵了,姐姐也去杭州上课了,家里又只剩下我了。突然接到王炜回来的消息,从上次分开过后,他也没有再去读职高,放假后便到广安学汽修。他对我说,很累很累,过的很不好。他是陪我最久的一个老同学,也是唯一一个和我经常来往的同学,我决定帮助他。后来,才知道当时我做了一个错误的决定。

十七岁那年,我带着王炜到新疆学开塔吊,他是我在塔吊生涯里带的第一个徒弟。因为他之前去广安并没有挣到钱,去新疆的一切费用都由我出。我还是去的之前那个陈老板那上班,下了火车直接到了陈老板那。在他的住处休息了几天,等工地开工后来到了新的工地:新疆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地下室已经起起来了,正在修建主楼。每天上班十多个小时,工地上工人住在未启用的停尸房,中午和晚上都没有太多的休息时间。十多天后,才发现王炜不仅仅是在学校学习方面差劲,学开塔吊也不行,十多天来愣是没学会。后来因为工地太忙,我一个人每天十六七个小时实在是忙不过来,陈老板派他弟弟过来上班。然而他弟弟过来时却说他是过来客串一下,并不是过来上班,只有我加了通宵第二天没法上班才肯帮我顶班。我不是傻子,也讨厌别人把我当傻子,要不是他哥是老板,他早就被我痛扁好几回了。

在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上了二十多天班后,师兄也来到了新疆。他在去年了回去后,过年因为犯事被抓紧去了,刚被他师傅保释出来他祖父又刚好去世,耽误了时间,所以比我晚大半个月才到新疆。师兄来了,我心里也便有了自己的打算,他在新疆认识的开塔吊的人多,换个老板还是容易。正好赶上工地管事发现了有学徒,而王炜有一天和我在上面操作又被管理碰见。管理以为是我在开,便要求陈老板换人。借此机会我便离开了那工地,给陈老板说我不想开塔吊了。陈老板也没给我一个答复,也没给我结账让我走人,只是说随我便。他本来人也年轻,我知道他很爱吸毒,人非常的现实。见他也这态度,我也没有继续留下去的意义了。我讲想法告诉了师兄,他很支持我。他安排我到城郊力鼎新城住下,然后给我联系了新的老板。在那力鼎新城的那段时间,我也认识了师兄的几个朋友,还算很快乐。在师兄的帮助下,我重新找了一个老板,他姓吕,人非常的不错。王炜被之前的陈老板留在了新疆医科大学附属,我独自前往了新的工地。说来也巧,新的工地在昌吉,正是我在刚到新疆学塔吊的那个唐老板的工地的旁边,仅仅一条马路相隔。看来,我与君悦海棠缘分未尽。吕老板让我现在这个工地顶班,然后等五家渠开工了接我过去。在这工地呆了十多天,上班时间只有八个小时,对于我来说真的是非常的短暂。四月二十六,我再次启程前往新的目的地。

五家渠,紧挨着青湖,地理位置全是不错,难得不是戈壁滩,是一片带有绿洲的平原。二十六日中午十一点,我抵达五家渠君豪御园。新的篇章在此续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