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无锡游(2 / 2)

另抱琵琶 钟定元 3941 字 2021-05-14

“人就如同鸥鸟,飘在天地之间到底会怎样作为?”艺莙也在感慨:

“好心旷神怡”正良吊书袋子说道:

“蠡湖,古时候叫五里湖,只是太湖的一个弯弯,像太湖伸出的一只温暖手臂在抚揽无锡。两千多年前的吴越春秋,吴国以虎豹之师逼越国耻降,二十年后越国竟反手灭了吴国。功臣范蠡急流勇退,一叶扁舟归隐到这里,之后这儿就改名‘蠡湖’了。‘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千年之后的唐人李商隐在此发出感叹,成为蠡湖涵盖政治和人生要义的逸响。灭吴另外还有一奇女子不可忽略,此女鱼儿见了她忘游动而下沉,鸟儿见了她忘飞翔而跌落,范蠡见了她结为发妻,吴王见了她又以倾国相许,吴王从此迷恋,导致国灭身死,此女就是越人西施。是西施,功成后又说服范蠡归隐,比目连枝,不然此地还不会成今天的胜地。后人到此一游,本意实在也为追怀西施。”

“哦,你还懂这些啊?”艺莙吃惊。

“略知一二。”正良矜持。

中午,二人就在湖岛上小憩小饮。艺莙对刚才的话题像是有很多疑问,不弄清楚心里不了然,红着脸,只以玩笑的口吻问道:

“你刚才说的那些听起来舒服。但我总觉得西施像是传说呢,有没有这个人哦?如果有的话,她到底有好美,不会像个神仙吧?”

“肯定不是神仙讪。”正良笑道,”这个是有记载的,是真人真事,她湖边打鱼,就相当于是个农民。但是她天姿卓砾,据说个子有点儿高,眉不描自弯,发不烫自卷,身子柔软如轻风,舞姿婆娑,小憩似海棠,熟睡又像牡丹,啥时候见了都醉人,连心口痛要皱皱眉的病样子还有其他女子去模仿,你说有好美?”艺莙喜剧地答道:

“鸟也要掉下来,鱼也要沉下去,仙女还要吹口气,她连气都不吹,那么邪乎,那不是传说的还能是啥?我看就是个神仙。”正良错愕,不晓得艺莙是说真的吗还是搞笑?也失声笑了,不敢大笑,顺其解稽之言说道:

“说得也是哈,也可能那个时候的鸟啊鱼啊都没有现在的聪明嘛,或者没有现在的身体好,见了美女就心脏病发作,晕倒了,随便捡点儿都吃不完。”艺莙以手掩嘴笑不停,又认真问道:

“照你说的西施这个女子,这个男的也要她,那个男的也要她,跟那个好了,又可以再回来跟这个好,还都喜欢,是不是那个时候的人没有对哩?”这才是艺莙绕了一大圈真正想问的问题,表情含着羞。男女间合合离离,时空倒置,影响确实关联甚重。

“这个啊?我答不了,这个问题太复杂了。”正良吃着太湖鱼,端起酒来微抿一口,想一阵还是不好答。但是看见女人渴望的样子男人总是端不住的,想逞能,他也感觉不吐不快,心痒痒想试着说。艺莙看出点儿意思,鼓励他:

“说说看啊?”正良便趁兴言道:

“西施的美除了长相外应该还有社会因素。有个与西施同时代的文人,楚国的,叫宋玉,写了篇《高唐赋》,讲楚襄王在长江巫峡,一个叫高唐阳台的地方与神女相遇,美艳庄严的神女竟然自己把自己脱了,主动去与楚王做爱,完了还说她叫‘巫山神女’,是这一带的云和雨,喊楚王经常去找她。巫山神女,这就是我们南方的女神,爱神。北方直到东汉三国时期曹操的儿子曹植,洛水倏遇宓妃写了《洛神赋》爱神才出现,比我们南方整整晚了七八百年。”

正良忽地意识到扯远了,忙拉回来,“那时候人口稀少,巫山神女实际是要用‘云雨’去滋润四方,就是多多地生儿育女,她不会只死守楚王一人,而是遇到意中人就要自荐枕席,就要造爱,神女尚且如此,凡人还有不照着做的?整个看《高唐赋》描写的内容就是当时还普遍存在的原始性爱风俗。‘巫山云雨’这个专指男女性爱的词组因此还成了成语,成了美谈。西施就生活在那个年代,母系父系的观念相互主导,多妻多夫或一夜情应该都是常态,是正常的,宗教崇拜也会强化这些关系。贞操观念,那时恐怕还谈不上。所以西施翻来覆去地爱,那在当时就是绝美之事,当时的审美标准也要求人们要能性爱,不能你就丑,同时爱上几个并与之发生性关系正说明你能,会受到所有人赞扬。风俗体现需求,这个跟原始社会死亡率高有关系,人类需要广泛的性交来壮大社会群。再看西施,八方施爱像不像巫山神女?但这一点正体现了社会潮流,是时代造就西施的美,范蠡吴王都喜欢她深层次的原因就在这儿。”正良在艺莙面前洋洋洒洒大讲美啊,情爱啊,性交啊,主动脱光,脚踏三只船,有没有故意要渲染要引诱的意思哩?

“那你是怎样看这些问题的哩?”

“我也觉得是时代使然,无论风俗如何,怎样爱总是时代的需要。就个人而言那又是人生和生命的需要,如果再发自内心,那就更没有错。其它一切奇谈怪论,批评,都是肤浅的,都休提。”正良急忙亮明态度,私心像在眷顾,像在鼓励红杏出墙。

艺莙跟正良交道粗浅,赤裸裸地听他讲这些,听得有点儿脸红心跳,周身发热,都讲完了仍然凝视正良未转眼。猜正良有卖弄之嫌,滔滔不绝又有点儿想逆袭甚么的作派,但她偏偏又喜欢听,特别满意“女人可以爱了一回又爱一回”的认识。想到“能讲出这些典故的人应该都有点儿另类,还不一定就是只会潮吹之辈。”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年龄相近的男女在一起,无论他们有家无家总是天然地会有种旋转的力量让他们很快靠拢。很坐了一阵,艺莙想该换个地方了,说道:

“厉害,还是你解释得好。我对历史的好多成因搞不大懂,那个时候的人是特别,西施是人不是神。以后有机会还想多听你讲点儿高论。”笑对正良竖个大指母,像是心安理得了。“诶,我们走得了哇,你看下午去哪儿好呢?”

“我们去看看二泉如何?在成都就晓得无锡有个‘二泉’。”

“那我们走哇。”

出来都不想再问路再走路,叫上辆的士一直去了。

二泉,背依黛青色惠泉山,树亭相生,芳草辽远,树太多太密,以致云气纷来仿佛在飞雨,未拢已先闻泉流“吱吱咕咕”的幽声。看泉池,洁净微漾,溪沟的水也清澈得跟没有一般,感觉还有点儿温度,有甘醇养人的成色。地心中会在此冒出清流,莫名地会费人百思。东晋人陆羽贤为茶圣,以仙人般敏锐的舌头儿尝出此泉乃水中仙品,名之曰“天下第二好泉。”二泉得名。但是真正附二泉以灵性,并漂洋过海感动全球人的还不是陆羽的金口,也不是水中的矿物质,而是位盲人,艺人,鹑衣百结,几乎要靠乞讨才能吃上饭的至诚人阿炳。阿炳人生屡遭挫败,造成他誓不回头的毁灭性情结,在最黑暗的时代,是他将底层人民深沉的气息注入二胡两弦,寒夜里冷月无声,泉流随悲怆的弦音飘荡,二泉这才以震撼之力真正得名。正良在蠡湖发挥得不错,这时又忍不住说开了:

“看到二泉我就想起《二泉映月》,据说阿炳还是位情圣,世路坎坷仍然追求过好多女人,但都以失败告终。精致的音乐体现人格力量,《二泉映月》是天地间点点血滴滴泪升华出的精华,是一种光芒,琴声有高贵的精神。你觉得不,一站到这儿就仿佛听见有音乐响起。阿炳就是在这儿慢慢双目失明的。”像是在自言自语。

“他也弹琵琶,”艺莙插言,“电影里阿炳在月光下走路,肩上挂的就是一把琵琶。大家都只晓得他会拉二胡。”

“是哈。我们体会一下,阿炳为啥会天天在这儿拉二胡呢?”正良还在思索。

“可能是这儿的风景好嘛?你说一下喃。”

“二泉流水潺湲,以阿炳的身世论他会体会到不同的境界。泉流清明,世道浑浊,纵是绝世才高仍然一步步走向绝路;水波平而命途多蹇,水甜而人苦,泉暖而心冰,月挂中天,洲开荻花,盲人的眼里黑中黑,心里却特别明亮,特别激烈,清泉幽咽从心扉流进又流出,日复一日,激扬高洁,这就形成旋律,《二泉映月》大约就是这样因景得来的。你听音乐的后半段,连绵跳动像行云流水,起伏回环,曲曲折折,遇涯石而迂绕,具备大力突然推进,以压制不住的激愤态势向深层次变奏,弦音高到不能再高,最后涌起为急骤亢奋的浪头,像暗夜中的闪电,明明是一次玉碎,还是在拼死冲击人生极致,不甘沉沦的声音撼天动地,使听者情感慽慽随之昂扬,苦情喷涌,再化为阵阵幽泣,很像唐人杜甫《石壕吏》的叹息,李白《蜀道难》的凄厉,屈原《天问》的强烈愤慨,《离骚》的奋不顾身,九死不悔。”

“讲得好有力量!哈哈哈,你可以写书了。”艺莙笑起来。正良也笑:

“我猜是阿炳对二泉倾述,又采二泉的声音和形色,与二泉发生碰撞,产生共鸣了。”

细细地看一阵,两人就在泉边摆坐,要了天下第二好水泡的清茶,茶具是青花山水骨瓷杯,带茶船,有情调,喝一口,果然透彻丹田。

离开二泉,匆匆去浏览了吴王葬身的虎丘。回到宾馆两人都兴奋,还赶上了订货会开幕式的晚餐宴会。饭桌上两个又商量,明天径奔苏州。晚上,正良冲了澡斜躺在床上看电视,艺莙打了个电话过来,问道:

“你睡了哇?”声音细如梦呓。

“刚躺下。咋哩?”

“哦。那我也睡了算了,晚安。”正良还未及说话艺莙已将电话压下。

“咦,发啥子癫?”正良对着空话筒叨一句,心下激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