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钱耀文的判断无疑是正确的,相比较于更加难以推进的直接将目光锁定于那些公办学校的在职教师和那些优秀的国内师范学校的毕业生相比。
直接将目光改变一下,思路转变一下,改变成为向着那些待遇不是特别好的民办高中的老师更加的使用,也更加的顺利。
毕竟现在对于凤城大学来说,最缺的无疑就是时间了,其实也有人说过为什么不直接将学校内的毕业生推荐一部分进入附属的学校工作,但是这个想法一经提出,只是经过了短暂的讨论便被直接枪毙了。
没办法,这一点其实自家人知自家事,对于去对口支援的希望小学来支教,可能说选拔一下还可以找到符合要求的优秀学生,但是直接的让这些学生去给高中学生代课,去附属的高级中学任教,显然是不符合要求的,毕竟很少有学生能够在本科阶段就能够获得高级中学的教师资格。
更不要说这些学生是否真的有能够担负起教学工作的能力,这倒不是对于学生能力的否定,而是凤城大学想要通过明德实验高级中学,打响凤城大学的基础教育的牌子,任何事情要么不做,要做的话就要把它做的尽可能的完善。
不管怎么样凤城大学都不可能做出那种如果开头就就很困难那干脆放弃的事情,困难就是拿来解决的,只有不怕困难,敢于面对才能够在接下来的学校发展中起到良好的作用。
所以当何光找到凤城大学人事部门的同事的时候,心中就对这一切其实已经有了答案,不过的话他这个答案要需要获得学校人事部门同事的支持。
虽然说对于人事部门不是特别的了解,但是对于他们的工作强度还是有所耳闻的,自从凤城大学开启了改制和新一轮的专业和学院建设以来,凤城大学的人事部门一直都是学校高强度工作的部门。
在外界也有了一个响当当的称号,那就是“凤大人才交流强盗团”
这其实对于凤城大学人事部门的工作人员来说这可以说是一种赞美,其实人事部门的工作是很辛苦的,学校各个学院各个专业的建设都离不开人才,尤其是离不开那些有经验的专业人才。
无论是课程设置还是专业建设上面都不能够缺少老师,所以为了补足学校发展上对于人才的需要,补足那些新专业老师这一块的缺口。
一直以来凤城大学人事部门的那些工作人员们都是火力全开,不止单纯的依赖于校外的猎头公司,更是自己研发了一个网站,虽然说表面上看起来是为了那些全国范围内的高学历人才寻找工作,但是实际上就是为了凤城大学自己笼络人才。
只不过后来令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这个最初由凤城大学人事部门联合计算机学院和学校网络管理部门联合创建的网站,在之后的日子里随着凤城大学的发展逐渐的壮大起来,依靠着凤城大学学子们的不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