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城大学附属中学的设想被提出了,这个设想一开始是没有过这种想法的,毕竟最开始的时候凤城大学的发展中心主要还是在校本部以及附属的高职学院这一块的高等教育方面,但是现在随着校本部教职工数量的不断激增,这些教职工子女的上学问题就成为了一个很麻烦的问题,一方面是华夏国在很多方面对于学生的转学和异地上学就读还是有诸多限制的,这个限制最开始的时候主要是为了抑制那些经受过发达地区高水平的基础教育的学生,通过转学等方式在考试上面利用转学至因为教育水平相对落后的其他地区来参加考学,以此利用这个漏洞来进行不公平的考学行为。
所以对于学生异地的入学以及学籍的调转等方面的限制都还是很多的,一直以来很多老师都在反应关于自己的子女无法来到凤城市顺利的就读一些比较好的公办学校,而只能够选择那些收费较高并且不能够提供比较好的教学质量的私立学校。
这个问题一直以来都是一个被搁置的问题,但是现在随着凤城大学一本批次的招生顺利的开展了,这个问题就再次的被提上了凤城大学内部讨论的议题中。
不管是从哪方面的因素去考量,这件事都必须的要解决了,但是现在凤城大学内部的土地还是很紧张的,并且也很少有附属中学等学校会开办建设在大学校园里的,可是这个问题却困扰着李成,因为这个学校如果要开设主要也是为了方便学校校内的教职工子女能够顺利的保障入学,如果学校建设的和凤城大学距离过远。就会导致严重的增加学校教职工老师们的教育子女压力,反而不会起到什么正向的作用,还会导致学校的老师们疲于每天子女的接送工作,太远也会对这些学生们上下学路程中的交通安全等各方面的问题增加影响。
如此一来凤城大学附属高级中学的设立就成为了接下来的必然工作,并且也要在尽快的时间内完成,如果不能够在这个暑假进行完改造或者建设工程的话,那么就会推迟一年招生,这样的话短期内还是起不到什么作用,这些教职工子女们还是得去更远的地方或者是周围的其他私立学校进行就读。
但是李成也有想过,这样的学校建立起来肯定不能够只是为了学校教职工子女的顺利上学,毕竟教职工子女的数量还是很小的,所以想要建设一所附属的高级中学的话还是需要获得公开的面向全市考生公开招生,最好能够像那些一流的高级中学那样,获得在全省范围内公开选拔邀请制的招生资格,将省内其他市初级中学毕业的学生们也能够招生至凤城大学附属高级中学内就读。
只不过相比较于凤城大学校本部的急于发展,完成系统给予的三年内打造一所西北知名学府的目标不同,凤城大学附属高级中学这一点,并不是特别着急的事情,相比于刚开始的招录学生数量来说,能够保证学生高质量的在校内接受教育才是重中之重。
何况如果按照相关的规定政策来说的话,学生能够考上附属高级中学,那么这些学生在参加高考的时候一样可以获得考取本部加分或者降分的机制奖励,但是这一点也是稍显不公平的,所以说还是需要慎重考虑的同时,也要获得上级主管部门的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