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水在听到案情进展的时候,第一时间想到了丁明,四阶武者、采花大盗,所掳劫的都是黄花女子,与丁明的喜好和习惯惊人的一致。
但是也有不同。
丁明之前虽有采花之名,但向来只是潜入女子闺房调戏取闹,从未发生过掳劫绑架的案子,若非如此,六爪神猴的名号又怎会超过采花大盗,成为挂在他身上最响亮的名头呢。
虽然有这个例外,青水还是觉得,这些案子无论从手法上还是从特征上,都像极了是丁明所为。这又让他想不明白,丁明不是因夜明珠盗窃案,被判了斩刑吗?如今已是八月初,按照太子叛令,丁明的那颗猴头现在应该已经和身子分家了,怎么还能跑到千里之外的天水城作乱呢?
青水觉得一定是自己想多了,可是没多久,白羽刀就从府衙带回了丁明被赦免死刑,随后又逃狱失踪的消息。
赦免的决议由献帝亲下,青水想来,肯定是大公主宋琢求情,才叫一国之君亲自插手这么一个小案子,为了这么一个小人物大开尊口。
虽然死罪可免,但是活罪难逃,丁明被判处二十年刑期,就在决议下达的那一晚,他却在牢房里不翼而飞了。
牢中没有留下任何线索,丁明的手铐脚链丢在地上,牢门也没有被撬开的痕迹,人却消失得无影无踪。
经过勘查,大理寺衙差唯一能拿出的解释,就是丁明用稻草解开了手铐和脚链,然后施展兽奔术和他独有的缩骨功,掩人耳目、穿越牢门,而后通过巴掌大的透气孔逃出了生天。
这个逃跑方案自然是衙门的人为了应付太子的责问,而苦思冥想出来的猜测,至于真实情况如何,只有天知道。
丁明逃狱后,太子殿下爆发了雷霆之怒,立即发下海捕文书,要求一京十八府全力搜捕。由于此案关注甚高、影响恶劣,为了不损耗朝廷声誉,海捕文书仅送达各地府衙,而未叫广大百姓所知。青水之所以能知道此事详细,多亏了有一个担任府衙副捕头的表哥。
如今,晋原府上至府尹郑关清,下至衙门中的普通衙役,都知道这名逃跑的钦犯已经来到天水城作客,那名失踪的新娘闺房顶上两片掀开的瓦片,便是最有力的证明——这世上,除了丁明和他的师父韦采风,还从未听说有第三人会缩骨这般稀奇古怪的功夫。
府衙上下,一片欣喜若狂。
秦沐和白羽刀的喜悦和兴奋就不必说了,身为捕头和副捕头,不怕贼多,就怕没贼,而他们最喜欢的,就是这种被神偷级别的大贼。更何况,丁明除了神偷之名外,如今还是朝廷一级通缉犯,这要是在他们手上落了网,那是多大的功绩和荣耀?两人自然摩拳擦掌,等着一展身手。
两人往上,府尹郑大人则看到了百年难得一遇的晋升良机。
错过了吏部尚书这个可以给自己说好话的亲家,装铁面无私,把自己儿子关进大狱,又没能成功获得皇帝和太子的赞赏,郑关清在晋升道路上连失两局,已经悔得肠子都青了,现在从天而降这么一个大好机会,他怎会不好好珍惜呢?
这可是朝廷钦犯,一个以一己之力,给了整个皇族好几个大耳刮子的钦犯,要是在他的全力围剿下落了网,这不比装包公把儿子关进监狱,更能博得皇上和太子的好感吗?届时圣上必定赏金赐银、加官进爵,他多年的夙愿不就成真了吗?
想起这些美好的画面,郑关清喜得眼睛都直了,连儿子在大牢里关了大半年后神经有些失常的痛,都短暂地忽略了,而精神抖擞地指挥廷尉司都头韩林和捕头秦沐,不惜一切代价全力搜捕罪犯,势必要将贼人捉拿归案。
一场声势浩大的围捕行动,在天水城乃至整个晋原府全面展开。
百姓们闻出了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气味,结合郑关清在之前妓馆杀人案里树立的铁面无私的形象,越发惊叹:郑大人不愧是爱民如子的好官,竟然出动如此大的阵仗来抓捕这个采花大盗,真是晋原府数百万百姓的福气啊!
在民众的欢呼声中,衙役官兵所向披靡,短短三日便对天水城所有房屋进行了排查,却一无所获。有道是一鼓作气再而衰,在出师不利且案件又没有新进展的情况下,调查就这么毫无预兆地停了下来。
正当秦沐挠头发愁,不知该如何开展下一步调查的时候,奇怪的事情发生了——被掳劫的女子竟全部回来了,没有一个伤亡。
百姓们自然把这个奇迹的发生,全部归结到府衙大力搜捕的功劳下。但是秦沐却知道,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
他对当事人进行了及时的走访审问,得出盗贼将她们统一关在了城郊一处破旧的土地庙里,而出城方式更是奇特,盗贼竟然将她们背在身上,趁夜直接翻越城墙——这可是连六阶武者都难做到的事情。
秦沐不禁好奇,这个采花贼真的是丁明吗?如果真的是他,那他又真的像江湖传说那般,只是个四阶武人吗?他不敢相信,一个四阶武人能有如此高深莫测的身手,即便丁明的江湖绰号是“六爪神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