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2 / 2)

山河万重 长河熠 1296 字 2021-04-24

往上海,开始协助章士钊先生主编《民报》。一年后,积累了一定办报经验的他又回到了故乡创办了《安徽俗话报》,而这也是中国有史以来最早的使用通俗易懂的白话文进行全民宣传的报刊。

辛亥革命结束后,陈庆同担任了安徽都督府秘书长,并积极参加了二次革命。经过这短短数年的对敌斗争,他不但成为了安徽地区民主革命的领军人物,而且还成功跻身于著名革命者的前列,在安徽地区可谓是家喻户晓。而这也给他日后从激进的民主主义者到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打下了相对坚实的基础。

二次革命失败后,作为安徽革命领导人的陈庆同因受到缉捕锒铛入狱。一年后方才得以释放。然而,正是由于有了这一年的牢狱生活,他的思想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对于革命有了更深的思考。

出狱后,陈庆同前往日本,协助当时同在那里的章士钊创办了专门宣传革命理论的《甲寅》杂志。不久,他按照故乡的青翠陡峭的独秀山,为自己取了‘独秀’这个笔名。而也正是从那时开始,陈独秀开始走进人们的视野,并且成为了中国近代史上光彩夺目的革命英雄。

在受到河上肇、山川均等人的思想熏陶后,陈独秀回到了上海,开始以笔为刀枪以发表文章的方式向社会各界的广大青年宣传革命道理,并在朋友的帮助下通过拍卖古

董字画募集银两创办了《新青年》杂志,而这也同样是新文化运动的开端。

随着《新青年》杂志的名气在全国的名气越来越大,陈独秀成为了全民偶像。与此同时,为了能够让更多的人在了解革命理论后,对清廷的封建制度进行鞭笞,通过革命的方式享受到胜利的成果,他尽可能的利用一切机会到各处宣传革命思想,播撒革命真理的火种。并接受了时任北京大学校长的蔡元培先生的要求,担任了学校的文科学长。而被青年们所关注的《新青年》也因为这个缘故被搬到了北平。

北京大学自是藏龙卧虎,陈独秀到了那里很快便认识了同样在那里教书的周树人、高一涵、陈汉章等人。经过一番详谈,众人很快便决定加盟到杂志的编辑行列当中来。再加上后来到北京大学担任图书馆主任的李大钊和在美国接受邀请,毅然放弃国外优厚生活条件的胡适,一道组成了坚不可摧的文字阵营,集合所有人的智慧和见解为杂志的编写保驾护航。

随着俄国十月革命的一声惊天动地的炮响,在《宣言》的积极作用下,世界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得以建立。而这也给每天都在为处于水深火热中的民众焦急忧心的陈独秀等人提了个醒,让他们着手改革,开始在中国有目的的推行社会主义制度。

然而,虽然态度坚定,但由于中国之前闭关锁国的

时间过长,造成了大多数民众的思想封闭。因此,虽然陈独秀等人的想法是好的,但在实际推动中却仍是犹如在茫茫黑夜的大海中航船,既看不清楚水势,也无法明确的辨认方向。因此,这也势必给他们在进行革命思想宣传的过程中带来了极大的不利影响,只能是在逐渐的摸索中前行。

,"downloadattribute"","onlytenthide"","prechapterurl"546632721547582091ht=1ln=10002441_25584_3801_2_380_l5c0000z=1is_np=1purl=%3a%2f%2fcead%2fr%2f546632721%2f547646746htvt=3ftltype=1onlytenthide=0","chapterid"47646746","suaryurl"eadsnslforubookjspbookid=546632721","chapterurl"546632721547654255ht=1ln=10002441_25584_3801_2_380_l4c0000z=1is_np=1purl=%3a%2f%2fcead%2fr%2f546632721%2f547646746htvt=3ftltype=1onlytenthide=0","downloadattributebychapters"","chapterid"47654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