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参一没想到郭钦光和刘增光会这样激动,不禁露出了错愕的神情。
虽然这些年一直身在日本,但由于挂念国内的局势,也陆陆续续的在《民报》等国内一线报纸上发表过一些文章,不过大多都是围绕着自己所参与的运动所写的心得体会。在他看来,这也不过就是个探讨而已,却从没有想到过竟然还会因此出了名,甚至还会拥有自己的‘粉丝’。
郭钦光见陈参一疑惑的看着自己,便笑着解释道:
“对不起,我们刚刚实在是太激动了。说实话,您的文章在我们北平的学生中确实很出名,就连仲甫先生和守常先生也不止一次当众提到过。他们说这些文章虽然言简意赅,条理却非常清晰,更重要的是有自己对革命的思考。希望我们也能够像你学习,对所有的事务都能够有自己的见解,而不是人云亦云的瞎起哄。”
“仲甫先生和守常先生是这么说得?”
陈参一听到方才的这一番话,全身的血好像瞬间燃烧到了沸点。他根本就没有想到,作为小人物的自己有一天也能获得两个至高无上的大人物的关注,而且还给自己的文章以那么中肯的评价。这简直就像是火星撞地球,几乎是完全不可能发生的事情。
郭钦光和刘增光所说的这两位先生不仅是在北平,乃至整个中国都享有着无人能够撼动的威望和地位。
仲甫,原名陈庆同,安徽省安
庆市怀宁县人。他出生在书香门第,由于早年便没了父亲,只能跟随祖父生活。在祖父的悉心教导下,修习了四书五经。十七岁那年顺利通过乡试,得中秀才。生性达观的他原以为这一生也像父辈和祖辈一样教书育人,做个私塾先生,却没想到很快便相继爆发了维新变法和八国联军进北京,而这也使得他原本传统的观念被打破,开始主动思考救国图存的方法。
为了寻求答案,陈庆同带着问题前往日本求教,并在那里接受了资产阶级思想。回国后,进入到杭州‘中西求是书院’学习,然而不过只过去了短短的两年,就因为发布反清言论得罪了上层被学校除名。
面对着如此对待,生性倔强的陈庆同不但在做法上没有丝毫收敛,反而越发张扬起来。多次组织学生和工人进行街头示威游行,向杭州市民宣传革命道理,俨然成为了走在时代前头的风云人物。
这样的做法无疑会惹来更大的麻烦,面对着清政府的通缉,最后逃无可避的陈庆同只能独身前往日本,进入东京高等师范学校读书,并在那里组织中日进步学生共同组建成立了东京青年会,从而更坚定的走上了救国图存的道路,进一步的通过实践寻求革命的真理。
从日本回来后,陈庆同最初回到了自己的安徽老家,希望能够在这里进行革命宣传。然而却由于被清廷察觉,只得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