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参一早在日本留学时,便曾有幸读过由友人从国内辗转带来的《新青年》。记得当时,他刚一翻开书,便立刻被书中这些精彩的内容所吸引住了。特别是李大钊发表的《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两篇对俄国十月革命进行热情讴歌的文章,更是深深的震撼了他的心灵。即便是到了今天,仍能够背出其中的精彩语句。而这次前往北平就是想要专程拜会陈独秀和李大钊的,只是因为先前从未谋面,所以能否如愿以偿确是为未可知。此刻听郭钦光和刘增光说仲甫先生和守常先生竟然对他的文章有这么高的肯定,自然高兴得不得了。
“对了,钦光,我倒是有个想法。”刘增光提议道,“既然咱们都是救国的新青年,革命思想又完全相同,不如就请参一兄到咱们学校去如何?我想假如仲甫先生和守常先生见到了他,也一定会非常高兴的。”
郭钦光原本就有邀请陈参一的想法,此时听到这话,立刻兴奋答应。
“我能行吗?”
正所谓近情情怯,陈参一面对着这盛情邀请,反倒有些犹豫起来。
刘增光看了一眼郭钦光,上前紧紧拉住了陈参一的手,笑着说道:
“有什么不行的,参一兄你本就是马克思主义方面的学术专家,即便是给我们上课亦是绰绰有余。况且虽然你和两位先生以前没见过,但自古以来以文会
友的事情也是比比皆是的。若是你都不行,那还有谁行呢?”
“是啊,增光说得对。”郭钦光也笑着劝说道,“参一兄就莫要再犹豫了,和我们一道同去便是了。”
金佛庄见郭钦光和刘增光这般恳切,也非常高兴。又见陈参一如此‘忸怩’,便也开口道:
“参一,你昨天晚上不还跟我和慕光说,对仲甫先生与守常先生很是仰慕,这次来除了看我,不就是希望能够到北平见仲甫先生和守常先生一面?如今既然钦光和增光如此恳切,要我说,你不如就跟他们同去。毕竟人熟为宝嘛。”
陈参一心知金佛庄说得有理,又见郭钦光和刘增光继续说服自己一道同去,便也就点了点头,感激得说道:
“多谢两位兄台的邀请,既是这样,那咱们便一同北上。到时候还得请你们费心为我引荐仲甫先生和守常先生。”
郭钦光挺起身子,用手拍着自己的前胸,向陈参一打包票道:
“参一兄放心,仲甫先生和守常先生都是我们的恩师,这个忙定然能帮得了。”
陈参一笑着应了一声,抱紧双拳向他施了个礼,表示感谢。
众人又闲聊了会儿,眼看着天色不早,郭钦光和刘增光便向金佛庄提出告辞,打算带着陈参一前往北平。
金佛庄虽舍不得陈参一,但也知道孰轻孰重,于是便也就答应了郭钦光和刘增光的提议,只是在临行前将陈参一叫到了书房,说
是有很重要的东西要给对方。
书房,在陈参一好奇的注视下,金佛庄从书桌的抽屉里拿出一个本子。
在打开本子后,他从里面取出了一张照片。凝视片刻,无言的递到了陈参一的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