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高光时刻(2 / 2)

要知道,前世的小孩都是三岁就自己一个屋睡了。

眼见说不通,李氏便恐吓秋藜:“东屋没有蚊帐,你看夜里蚊子这么多,小心蚊子把你抬走!”

秋藜抱着自己的艾草小鸡玩偶,“娘你用艾草帮我熏熏屋子,我再抱着这个。”

李氏从来就不是秋藜的对手,这次也不例外,秋藜如愿以偿一个人住了东屋。

只愿她爹娘给力,早点生个弟弟吧。

躺在床上,秋藜闻着屋子里浓浓的艾草味,默默地想。

早起,王兴平打开大门,就有人来拿桌椅,陆陆续续地,院子里就空了。

秋藜拿扫帚打扫院子,土夯的院子,扫起一层土。秋藜将土都倒进粪缸,试图掩盖粪缸里那股让人难以忍受的鱼腥味。

一个多月都忙着建房,没有顾及庄稼,现在房子建好了,王兴平便准备好好侍弄侍弄庄稼。

吃过早饭,王兴平去了地里,李氏则带着秋藜去了自己山地里摘地莓子。

山地里的地莓子一个月没摘,积了很多,不少红果都已烂在了地里。李氏颇为心疼,但也知没有办法,只是尽力摘,一个上午就摘了近五十斤。

眼见日头已经升高,李氏虽还有心多摘一些,但又不想耽误了男人的午饭,只得依依不舍地准备回家。

看着对面山头依旧在侍弄地莓子的小朱氏,李氏心里憋闷。都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王家有老人帮衬着,不但不用担心耽误地莓子的采摘,还能腾出空儿来,给地莓子浇水除草,让野生的地莓子结出更多的果子,为家里赚更多的钱。

明明是自家想出来的赚钱法子,结果反倒是自家赚得最少。昨儿她可听说了,好多人家为了多赚钱,都去荒地里摘地莓子了。里正为了避免纠纷,给荒地都分了区,同族的人只能在划给族里的荒地里摘。族里最穷的王长富家,这两个月足挣了十吊钱,是他们族里挣得最多的。

说起王长富,李氏知道,他家虽有十二亩水田,十八亩旱地,但他家却有四个儿子,三个姑娘。所以这些年,日子过得紧巴巴的,他家四个儿子,都成年了,三个姑娘还小,都不到能换亲的年纪,所以至今一个媳妇都没娶上。

族长知道他家孩子多,日子苦,这次特意借了七吊钱给他,让他把家分了,然后又帮忙去里正那里说情,买了四个一两亩的、当时还没人要的小山头,一个儿子给了一个。他儿子也争气,知道自己的未来全在这地莓子上,便勤勤恳恳地,没日没夜地采摘侍弄——自己地里的地莓子摘完了,就结伴跑到几十里外的深山里去摘。

如今王长富家的日子一下子好了,不止还了族长借给他买宅地和山头的钱,还给大儿子说定了人家,二儿子也在相看中了。据说,王长富还和村里的刘媒婆说了,他一个媳妇给六吊的彩礼钱。明年秋后,就给儿子们盖房子成亲用。

到家后,李氏先蒸了地莓子,晾晒到前廊,然后开始洗米做饭。

王兴平在饭点的时候家来,告诉李氏:“地里还成。这些天,爹帮忙看着呢。”

闻言,李氏便放了心。毕竟是庄稼人,地莓子再挣钱,也只是锦上添花,粮食才是庄户人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