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5 章(1 / 2)

可怜了这婆子,难得精明能干还敢干,结果事儿干成了,自己却也扑了,大好果子,就都给旁人摘了去。

不过薛蟠可不在乎谁摘了谁的桃子,他只顾着苦口婆心劝他亲妈:

“就这还老神仙?他到底给您展示了什么真神通了?沾衣十八跌吗?那以他的先天优势,这跌法还真不怎么样。”

说着,薛蟠还打量了与婆子跌作一堆的邋遢道士两眼,重点当然是那双高低不齐的跛脚。

在此必须声明一点,薛蟠虽然对这邋遢道士的所谓“神通”不屑一顾,但绝对没有歧视他那双跛足的意思。

只不过到底和谢祄混了那些天,虽说谢祄大多数时候(尤其是在黛玉跟前)还是很注意维持一点儿为人师表的形象的,不过更多时候,谢祄和阿拉闹起来也是不怎么避着人的。

毕竟他(心理年龄)也才二十几岁,在“长命百岁”都变成咒人短命的现代,谢祄也依然还是个少年呢!

顶多是个大少年,当着薛蟠这种小少年的面和自家兄弟打打闹闹什么的,还需要不好意思吗?

所以虽说才一道儿混了那几天,薛蟠也见过好几次谢祄各种花式装跌套路阿拉的场景的。

有一说一,和谢祄比起来,这腌臜老杂的跌倒技巧真是弱爆了!

贾爷爷果然无所不能无所不精,连装跌技巧都出神入化!

这腌臜老杂这么拙劣的技巧都能骗得这一屋子女人一惊一乍,内宅女人该多没见识哪?!

亏得那几日大雪无聊,将谢祄对着小颜女时养出的讲故事习惯。

虽说玩得好一手移花接木大杂烩,好歹不算随口胡诌的。

薛蟠听了那几日,不只越发敬畏阴司阳间法、学会打鬼捞油锅,诸如“女子能顶半边天”之类的先进思想,虽说还没品个透彻吧,好歹黛玉和他亲妹妹都是活生生能智商碾压他的例子。

如今他亲妈,他出身勋贵府邸、嫁入豪商之家,比起许多官夫人富太太都有见识得多的亲妈,居然被这么个跌都跌不好的腌臜老杂轻易给哄骗了过去,更是血淋淋的,让薛蟠见识到什么叫“女人何曾比男人智商低?不过是男人输不起,非靠着三从四德各种手段将人禁锢住了,叫她们再好的智商,没了见识阅历也不过井底之蛙罢了”。

薛蟠忽然就觉得他妈实在可怜极了。

外祖家虽说富养女儿,却是个不叫女孩儿们读书的,养得他妈,如今只是内宅基本账册,都要识字的丫鬟读给她听呢!

别的内宅女子,若能识得几个字,好歹还能寻些游记话本之类的闲书看,即便书上写的未必都是真,总能多长两分见识。

可怜了妈,早几年还能在家里养一班子小戏,自从前几年带着他们兄妹两个一道看一折子西厢被爹撞上之后,竟是连这点儿消遣也没了。

偏生爹不叫妈在家里随意听戏,自己又不乐意和她多说点儿外头见闻,倒好意思说什么“亏得你妹妹的脑子随了我,不像你一味儿像你妈”!

薛蟠可算回过味来了,他是像他妈没错,妹妹又哪里不像他们妈了?

要薛蟠说,妹妹更像妈,比他这个随了爹爱出门的更坐得住,因此认的字多,看的书也多,早些年爹身体好的时候又肯带着他们兄妹出门走走……

要是妈也能有妹妹这样能读书认字出门见识的机会,肯定也不差!

说起来还不是他爹,好歹妈嫁进薛家的时候才十几岁呢,也不知道请人教她识字读书、又不肯带她出门长点儿见识,平日应酬往来,只管从自家内宅往别家内宅去,偶尔出去上个香还要先把寺观清场,能怪妈没见识吗?

必须不能。

就像薛蟠从来不会怪自己坐不住、读不进去书一样。

谁叫他爹前头给他请的启蒙夫子只知道念经?不求能和贾爷爷教玉儿妹妹时一般生动有趣儿,只要能有两分像他爹这两年拿各种纨绔败家子悲惨故事教他律法的劲儿,他也不至于被念经念厌学了啊!

薛蟠扯东拉西的一通乱想,倒也说服了自己。

便觉实在怪不得这腌臜老杂只凭这么丁点儿拙劣技巧,就敢上他薛家行骗、还真差点儿就能骗过他妈了。

毕竟只是骗骗可怜的井底蛙们嘛。

想来在他薛家之前,这腌臜老杂也没少成功过。

幸亏薛家还有我顶门立户!

薛蟠那股子责任感忽的蓬勃。

尤其是在谢祄写出来的方子还没哪个大夫能参详出个结果来,谢祄自己又确实无法辩证出薛宝钗的病因症结,后来总算想起来两手不需要具体病因就能用的按摩手法,又说不清穴位名称,最终无法,只得拿薛蟠示范,薛蟠又动手给他妹过一通,竟真的把那烧给退了之后,薛蟠那股子责任感,更是勃发到极致。

在那一时、那一刻,薛大爷真的起了好好学文习武、好给他妈他妹妹遮风挡雨的心的。

可惜薛大爷无论学文习武,都没啥天赋,偏还有一对拖后腿的熊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