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人敢动手拦他,只能苦苦哀劝,就这样,他闯到了皇帝的门前。
高声断喝,
“吾皇,太子何罪,因何罢黜,答来!
吾皇,肃安王何德,得以荣登大宝,答来!
吾皇,不经朝臣议论,只因溺爱便轻易废立国家储君,这是何道理!
吾皇,这江山,你还要是不要!”
没有回答。
陈时敏知道,没有回答就代表着,没有反悔。
于是他放大招了。
他再次高声,
“敢问圣上,虎老,无甚爪牙?”
他太了解荣南风了,这是一个把尊严看的比什么都重要的人,轻易废立太子,他理亏,你骂他,他可以不说话,但是你嘲讽他老了,不行,那就是在挑战他的底线,果然,皇帝陛下也爆发了。
他隔着门大声反问,
“你回家不也是去享天伦之乐么,我偏爱自己的孩子,有什么不可以!”
陈时敏大声反问,“天伦重还是江山重?”
赌气的皇帝也大声回答,“天伦重!”
陈时敏脱掉官帽,砸向皇帝房门,大喝,“此言安得出圣上口!”
皇帝回,“卿言江山重,证于吾看”
陈时敏大吼一声,“吾皇近前,看得端详!瞧吾证道!”言毕,以头撞柱,血溅三步,登时气绝身亡。
门稍稍开了一条缝,随即又关上了。
良久,从门缝递出一张圣旨,,,,,,
《夏十六书》(大夏史):
正康三年七月二十九,御史司,司首陈时敏于南山清凉宫突发奇病,猝然离世。圣哀叹,天下再无陈司正!(司正:辅佐,矫正)
遂下旨,开文武大考以冲栋梁,文武大考诸事,着太子总理。
(陈时敏的血让他那泛滥的父爱稍稍退却,理智重新占据上风。所以这里皇帝已经打消了立肃安王为太子的念头,因为这届文武大考,是荣南风下旨举办的,是为接班人广布恩泽与组织班底准备的,谁主持了文武大考,谁就是将来的国主。)
顺带说一句,在不久之后的某一天陈时敏的儿子因为衣服整洁,连升三级。
讲卫生真是个好习惯。
龙虎榜开了,于是天下的文武生员,纷纷踏上了征途,那么结果怎么样呢?结果不重要,重要的是其中三个人。
这三个人大家记一下,第一张宗北,第二郝幸福,第三,贺双成。
张宗北是个文武全才,文榜第二十六名,武榜第一名。
郝幸福是个幸福的人,他是武榜最后一名,他爹接到消息后,大摆宴席,份子钱接了数十万两,然后拿着这些钱疏通了关系,郝幸福最后被分配到了元洲担任参军,而张宗北则担任游击将军。比郝幸福要低上半级。
至于贺双成这个人,他啥也没考上,
但是他又比较偏激,他不认为是自己能力不行,而是没有展现出来。
那怎么办呢?
那就让他们看看我的能力呗,于是,贺双成贺大哥连夜带着行李,投奔了,,,,,,北边大夏最大的敌人,胡人,详细来说是胡人的赫卢二十部(胡人分为三大部族,一、突虎阐家族部落,这是胡人王族,世代为胡人的首领,实力最强,他们在极寒之地离大夏王朝最远,中间隔着野骨碌五十六部落和赫卢二十部。二、野骨碌五十六部落,夹在突虎阐家族部落和赫卢二十部中间仅有小六河畔与大夏接壤。三、赫卢二十部,三大部落中实力最弱,但是趁着中原五国互相攻伐,时常进来找找便宜。)。
恰好呼延礼狐在办事。
很重要的事情,清边。
于是乎贺双城贺大哥刚到就发现赫卢二十部跪了,给呼延礼狐跪了。
这个第一狠人,仅仅废了吹灰之力,就废了拥有骑兵二十万余的赫卢二十部,逼得赫卢二十部北上,与野骨碌五十六部落争夺最后一点生存的希望。
那么,呼延礼狐怎么玩残的赫卢二十部呢?这个下回再说,这里主要是告诉大家,贺双成贺大哥不愧是忠贞不屈,眼见赫卢二十部跪了,不但没有停下脚步,反而跨越种种艰难险阻,沿着宿营的痕迹追随赫卢二十部主子去也!
追着人家当奴才,怎一个贱字了得。
正康三年十一月二,圣上宣太子荣规,肃安王荣尺,进宫。
他躺在床上看着这两个儿子,满脸慈祥。
交待了几件事,
一,确定了太子即位。
二,肃安王十一月之前必须离京就蕃,终生不得返京。
三,太子即位,所有兄弟,不得妄杀一人。
随后着急左右府相以及三司长官,列写遗诏。
十一月三,他把他的八个儿子全部叫过来,最后一起吃了一顿饭。
这次没有君臣,只有父子。
陈时敏啊陈时敏,江山与天伦,终究是是天伦更重,嘻嘻。
正康三年,十一月十九,夏武帝荣南风,崩,年仅四十二。
按照道理来说,接下来就应该太子奉旨即位。
然而,事情真的就这么顺利么?
阴暗处,衮龙袍下包裹着愤怒到颤抖的人,
父皇啊父皇,这次吃饭,我可没吃饱!
注意:本文为历史架空,其中故事纯属艺术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