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三山口礼狐清边 征逆乱礼灿逞凶威(1 / 2)

中央说完了,咱们再说说边疆吧。

也就在文武大考前夕,

大夏北疆行军道指挥使呼延礼狐(军方等级按照马步军都检司指挥使行军道指挥使总兵封号将军参将游击将军杂号将军逐级递减),

要清边。

赫卢二十部拥有骑兵二十万余,而大夏北疆边军加上呼延家燕子军总共才三十万,而且是分散在各地的,无法形成有效战斗力。

那么呼延礼狐拿什么来清边呢?

时值金秋,恰逢草原少雨。

这里有必要说一下,胡人的生活习惯就是,秋天会囤积大量草料,以渡过寒冷的冬天。

他们比较重要的草场牧场有三个,匹盆苏伊合隆巴其根,这三个草场可以说是赫卢二十部的命脉,这三个草场出了问题,大家就要喝西北风了。

所以是重兵看管,呼延礼狐想要拿下这三个草场,就是痴心妄想。

呼延礼狐也知道,所以他并没有打算强攻草场。

而是一波一波的派出斥候,勘察地形。

这里提一下,呼延礼狐这个人比较奇异,虽为将军,但却不是兵家,他是阴阳家,为呼延世家庶出,且起于行伍,有洁癖,喜蓝衫。经常行常人不能行,想常人不能想。聪慧狡黠,阴狠毒辣。

正康元年,赫卢二十部约五万沿着康南谷道南下犯边抢掠财物,呼延礼狐坐镇威虏军城左右仅燕子军三千,大夏府军二万八千。大夏府军畏敌怯战,呼延礼狐移军后撤,假怯战,不战不逃,暗遣私军假赫卢二十部,纵火焚城,尽屠威虏军城诸府军家眷八万六千余。诸府军群情激愤,泣血请战。

呼延礼狐即发兵白水原,及见胡兵,诸府军赤膊邀战,睚眦迸裂,状如恶鬼。

两军乱战,夏军形如疯虎,杀敌一千自损八百,诸胡怯懦,渐渐军阵崩坏,皆回身败逃。

呼延礼狐尽起夏军追击,日夜附击一百二十余里,期间胡军三复战三复败,逃至小六河,转身复战,未及成阵,夏军至,猛扑胡军,胡军崩离,人马争渡小六河,淹死踏伤万余,夏军此役,阵斩二万一千余,称白水原大捷。

事后,礼狐暗自坑杀行假胡人屠城事私军二千五百六十人,曰“斩草除根”。

正康二年,北疆贺州大疫,礼狐取死者躯首,遍投草原水源,草原大疫,病死者不计其数,世人皆言,折十年寿也。

就是这么一个人,说他好也罢,坏也罢,他终究守卫着大夏一方百姓。

书归正传,那么呼延礼狐的目标是哪里呢?

顺着北疆西部乌驼山脉向北绵延数百里,有三山口,每当秋季,季风便由此灌入草原,今年乌驼山脉以外季雨频繁,三山口季风更为强劲,人马皆不能站立。

正康三年,八月二十九,呼延礼狐遣数百工土营,偷渡小六河,暗至三山口,横掘风口数十丈,风急暴烈,即迎风纵火,大火燎原,日渗百里,及大火经月未消,赫卢二十部草场尽毁,且赫卢草原赤地千里,牛马牲畜炙死无数,为百年罕见人祸是也。

赫卢二十部不得不北上求活,赫卢草原后经过两年方才恢复生机。

北疆也就安静了两年,在这两年间,北疆的呼延礼狐也没有闲着,他渡过小六河修建了两座军城,太平军城左合军城,他知道胡人总归有一天会回来的,这两座军城起的就是预警,与便宜行事的作用。

除了清边,北疆还迎来了他们的国公,呼延德清回到了北疆。

并开始兴建燕国公府,作为国公,呼延德清是有权利开府建牙的。

这也算是朝廷与呼延家的一种利益的交换吧,呼延德清你别动我们荣家的兵权,我让你开府自己建个小朝廷自己玩去吧。

五月被下课的呼延礼灿也回到北疆,正可谓放虎归山。

随着呼延礼灿被下课,在外领兵的呼延师要被调回京师,“委以重任”,担任殿前奉恩将军,这一系列的操作什么意思呢?

就是,虽然把你们呼延家提出权利中枢,但是我还是不放心呀,你把你大儿子放到我身边当个人质吧。

就这样。

那么,新皇帝登基仅仅是针对呼延家么?

不是的,所有世家都有长子进京当官,职位统统是殿前奉恩将军,一时间京师将军遍地走。

而且继呼延家被清理出权利中枢后,何家(影响右府),李家(影响左府),周家,于家,刘家,孙家(共同影响布政使司)纷纷被踢出中央。

这是上任皇帝荣南风想做又不敢做的,可是荣庆敢。

一个连自己亲兄弟都能下手的人,会对什么人有所顾忌呢?

各大世家没有怨言么?

不是没有,而是非常强烈!

荣庆也早就料到了这点,在他刚刚即位的时候,他与黄三川黄正源所下发的诸多旨意之一就有这么一道旨意,即着文考三榜,发各府监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