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泰语词之一: Bangkok(1 / 2)

泛若不系之舟 傅真 2685 字 2021-04-06

曼谷君悦酒店门前的四面佛

曼谷闹市街头,僧人在繁忙的马路边进行祈福仪式

“bangkok”(曼谷)不是它的真名,泰国的首都实际上拥有一个被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的超长名字:krungthephanakhonanrattanakosinhintharayutthayahadilokphopnoppharatratchathani

burirodoatchaniwethasathananphinawatansathitsakkathattiyawitsanukarasit,意为“伟大的神仙之城,供奉玉佛的皇都,坚不可摧的极乐之境界,天帝的皇都,被赠予九块宝石的世界大都会,天宫般巍峨皇宫,一座毗湿奴神创造的都市……”名字很有霸气,就是念起来实在不方便,泰国人于是将其简化为“krungthep”—天使之城。

天使之城热得恐怕连天使都会流汗。我们刚到曼谷时,雨季尚未开始,天气闷热得宛如密西西比的沼泽,空气中无数水汽越聚越多,好似在酝酿一个巨大的阴谋。据说人对于一座城市的感受往往由嗅觉开始,背着行囊走出轻轨车站的时候,我的鼻子的确在第一时间感知到了这座城市,那是垃圾堆中芒果皮的气味—潮热中正在腐烂的甜美。

站在曼谷的大街上放眼望去,尤其是在中心地带如暹罗广场,这座城市和“天使之城”的名字无论如何也无法扯上关系。听说就平均气温而言,曼谷是地球上最热的大城市,不知道当初人们为什么会选择在这么炎热的地方建造起一个钢筋水泥的现代迷宫。我常常感到疑惑: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亚洲的大城市变得比它们极力模仿的西方对象更加的“西方”?这些地方在此之前又究竟是什么模样?小时候我看过一本写于20世纪60年代的儿童科幻小说《小灵通漫游未来》,书里描写未来世界的人们乘坐一种飘行车在空中飘行,从而创造出一层凌驾于地面之上的全新交通空间。在曼谷,我隐隐然看见了这一层全新的空间—被称为“skytrain”的轻轨列车载着乘客轻快地飞驰在整个城市的上空。在交通的意义之外,它还发展出崭新的城市秩序—由水泥柱支撑的轻轨车站升起在地面的街道之上,里面布满了花花绿绿的果汁店、蛋糕店、服装店、眼镜店、旅行社……这里是同样被资本主义攻占的另一度城市空间,却比下面的世界更清洁,更宽敞,甚至更凉爽。

曼谷比我想象的还要摩登,甚至于在之后的两个多月中我们多次从不同地方返回曼谷,每一次都觉得它变得比上一次更加摩登。有些新潮的购物商场简直像是来自太空时代,不输给世界上任何一个大都市。商场里挤满了来自全球各地的无数品牌,它们的名字听起来仿佛一种全新的语言。centralworld购物中心里正在上演曼谷大学服装设计系学生的作品展,t台和灯光都布置得煞有介事,不同肤色的模特儿全都有极其专业的表现,而设计作品的素质之高更是大大超乎我们的想象。这些年轻的泰国设计师压根儿不玩所谓的“东方元素”,而是直接与西方设计师硬碰硬地较量。

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国外,我从来没有遇见过宣称自己“不喜欢泰国”的人,这个迷人的国度就是具有如此奇异的魅力。有人热爱南部的海洋岛屿,有人喜欢北方的山地部落,有人着迷于泰国菜酸辣香鲜的独特风味,有人沉醉于泰国人温厚而友善的笑靥……不过我倒是听到过不少对于首都曼谷的抱怨—高速,拥挤,混乱,喧闹,消费狂热,灯红酒绿,纸醉金迷……这些一切大都市都有的通病,在我和铭基这种本来就非常喜欢大城市(而且刚从印度那旮旯出来!)的人看来,却反而是它的魅力所在。

灼热的阳光之下,街道永远都是那么拥挤。空气中弥漫着熟透了的热带水果气味,泰国流行歌曲的旋律四处飘荡,卖烤肉的小贩不停地擦着脸上的汗。花店里总是挤满了大捧的兰花和白荷,卖化妆品的小店门外永远少不了颜色造型都堪称“暴力”的彩绘指甲展示板。spa和按摩店外悬挂着令人每次看到都为之心动的价目表,清爽明亮的医学美容店又推出了肉毒杆菌大优惠。塑料模特成排地站在廊檐下,展示着身上水果色系的小洋装。穿着校服的青少年成群结队地走过街道,他们的脸上有泰国电影里一样清新的神情。街角的咖啡店和果汁店前聚满了年轻的泰国女孩儿,她们几乎无一例外地拥有浓密的长发和纤细的腰肢,说起话来轻声细语。在印度看惯了女性长及脚踝的纱丽裙摆,刚来到曼谷时视觉真是受到巨大的冲击—简直就像电影的镜头陡然一转,忽然间满街都是女孩儿们裸露的双腿!铭基同学顿时觉得生命随着夏天的来临又重新开始了……泰国姑娘喜欢很女性化的打扮,长发短裙,雪纺蕾丝蝴蝶结,化妆技术相当高超,而且大多非常纤瘦。在我去过的城市中,曼谷和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姑娘是最苗条的。

而每当天空变成烟灰色的时候,微风便带来辣椒在热油和罗望子酱中翻炒的味道,流动餐厅般的小吃摊档纷纷出动了:猪肉粉、猪脚饭、烤鸡腿、烤肉串、烤鱿鱼、烤香蕉、包子、烧麦、芒果糯米饭、香蕉煎饼……它们无处不在,如影随形地出现在任何有人走动或居住的地方。即便是在繁华的暹罗广场,这些小吃摊档也依然落落大方地驻扎在豪华气派的购物商场旁边。还有一类更加简陋的“流动餐厅”,由小摩托车装上托盘和支架改造而成。托盘里往往是大堆炸得金黄或通红的各种昆虫,被悬在上空的白炽灯泡照射着,宛如车轮上的自然历史博物馆。

夜市也已悄然登场,廉价服装、二手运动鞋、假名牌墨镜、卡通造型的usb、便宜的化妆品和小饰物……密密麻麻分布在人行道的两侧,好似一条条沸腾的河流。人们一边打量着两旁的摊位,一边摩肩接踵地小步向前挪动。他们之中有衣着光鲜的高级白领,也有打扮潦草脸泛油光的打工妹。许多外国游客也在夜市中穿梭,他们身着显然正是从夜市买来的“changbeer”和“sasa”的背心,皮肤已被热带的阳光灼伤,脸上有一种歇斯底里的兴奋神情,仿佛整个人正在以慢动作爆炸。很少有西方人不爱亚洲的夜市,这是他们的“东方梦”中早已预演过的俗世繁华,是他们在自己发达却冰冷的国家里无法体验到的热闹文化。

在帕蓬(patpong)和牛仔巷(soiwboy)一带,城市正在以一种更加剧烈的方式腐烂。专做游客生意的露天市场旁边分布着各种各样的脱衣舞酒吧,大门敞开,正在选购旅游纪念品的你直接对上脱衣舞娘近乎全裸的身体和充满挑逗的微笑。在曼谷,所谓“夜生活”的潜台词就是寻找性伙伴—当然付费的居多。

这是很多人眼中泰国的另一重魅力,热爱东南亚的游客中也有“性旅行老手”这一新的派别异军突起。并非只有男人才会在天使之城寻花问柳,湄南河边的高级酒店里,特地从东京飞抵此地的日本中年女性正坐在吧台耐心“垂钓”,等待囊中羞涩的泰国或西方男子主动上钩。笃信佛教的泰国早已默默地接受了自己作为性服务提供者的角色,这种奇异的矛盾感却使得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益发为它着迷。

曼谷更像是个为未来而准备的城市,只有湄南河上的习习凉风才能让人暂时逃离疯狂的现代生活。湄南河早已不再是通往泰国内地的高速公路,然而机动船却依然是曼谷最为舒适的交通方式。渡船靠近码头时,船工吹出快要将耳膜刺破的尖厉口哨,穿着校服的学童和身着僧袍的和尚一齐走上船来。豪华酒店和时髦咖啡馆渐渐被抛到身后,远处郑王庙壮丽尖塔上的瓷砖碎片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岸边开始出现隐藏在巷子里的小村庄,柚木吊脚楼和古老的芒果树好像已经沉睡了千年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