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沮渠公子(1 / 2)

丝路锦医行 玉珊瑚 1241 字 2021-03-28

拓跋琞听了这话,微微点着头:“刚刚说这是其一,那这其二是何事?”

“其二嘛……确有些不情之请了,”长者说完,站起身作揖道,“王爷,高昌城自被柔然攻入后,城主沮渠蒙被柔然可汗囚于水牢中,听闻前些日子因承受不了其酷刑,已在狱中送了性命,其子沮渠暮至今还被囚于牢中,老朽此番前来的第二件事情便是请怀宁王前去将其救出,以匡复高昌城。”

“诸位的想法本王已然知晓。其实,在攻进高昌城的那日,本王已经在水牢中将沮渠墓救下,并将其安置妥当。本想着待他的伤全然愈合了之后再将其送回高昌城,不想各位先行找来了,确是本王料想不周全。”

几位长者脸上露出了意外的惊喜,纷纷起身跪地向拓跋王道谢:“怀宁王英明,果真乃救我高昌于水火的当世英雄!”

拓跋琞起身,将长者扶起来:“快快请起!待这几日本王安排妥当便将沮渠暮带回高昌城,请各位回去稍等上几日。”

“无妨,一切敬听怀宁王安排。”

几日后,拓跋琞带着雅墨清一起来到沮渠暮帐中,经过几日的调养,沮渠暮的神色已经恢复了不少,身上的伤口也好了许多。沮渠暮见怀宁王前来探望,不顾此时伤口尚未痊愈,执意起身行礼。

“不必多礼,本王今日来就是来看看你的伤势如何。”拓跋琞说着,将他扶起来。

沮渠暮靠在床边上,一脸的歉意:“这些日子给怀宁王惹了不少麻烦,还劳烦王爷亲自来看望,沮渠暮心中深感不安。”

“沮渠公子不必客气,今日本王来还有一事相告。”

“哦,不知王爷所指乃何事?”沮渠暮问道。

“前些日子,高昌城的几个长者寻到帐中,谈及寻你的事情,本王已将事情相告,并答应不日便将你送回高昌城,届时他们便会一道出城来迎接你。”

“王爷英明!这几位长者乃我高昌建城以来的元老,他们对我高昌劳苦功高,如今前来寻我,便是为了匡复高昌而来,然沮渠暮受怀宁王再造重生之恩,此大恩无以回报,欲随怀宁王一并行走于军中,尽献绵薄之力。区区之力虽无法报大恩,但却能了心中之愿,还望王爷成全。”沮渠暮神色严肃,认真地将自己的心声说了出来,一点也不像敷衍了事。

拓跋王站起身来,笑着摇了摇头。

沮渠暮看着拓跋琞这样的表情,知道怀宁王不会答应自己的请求,于是坚持道:“王爷若是不答应,那沮渠暮便自行了断于此,以此明志!”

“沮渠公子言重了。本王征战四方,能得沮渠公子如此相待,深感欣慰。只是,眼下之势,沮渠公子有更为重要的责任需去担当,比跟着本王行走天下要重要的多。”拓跋琞说着,将一只不大不小的荷包递给了沮渠暮。

沮渠暮不明所以地接了过去,打开一看,里边是一小把略微长霉的谷物,沮渠暮看了一会儿,一时没能明白拓跋琞的意思:“王爷给我这东西,是何意?”

拓跋王脸色陡然变得凝重,起身叹了口气道:“这是本王刚刚进城那日,在安置好墨清之后,于城门外的一个角落里得到的。此物原本并没有放置在荷包里,是一个不过七八岁的孩子紧紧攥在手中的生机,听他身旁的另一个孩子说,自从他得了这把谷物,就从来没有松过手,直到他最后离开的时候,这把谷物都不曾洒落一颗……”

雅墨清一直安静地立于拓跋琞身旁,听他讲起这一幕,心中顿觉不是滋味。她知道,在拓跋琞刚毅坚韧的身影背后,其实有一颗胸怀天下的仁者之心,这一点,与她那份医者仁行天下的想法不谋而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