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常听说书先生嘴里念叨‘山河岁月’、‘春秋甲子’,可真正遇见又是另外一种感觉,颜宝钗还没来到镇子的时候李当归就已经发现‘太甲真人’是个真正仙人,亲自拿着黄符,对于逃到镇子上让颜宝钗忌惮的妖精,少年忽然觉得也没什么。
李当归把两张黄符装进怀中朝着学塾一路小跑,只是当来到大门前的时候被高良姜告知先生去了修建山神庙的地方,他便朝着阻隔小镇与官道的大山而去,顺着江河,今日天光大好,李当归体魄不错,跑了这么久也没用停下休息片刻。当踮起脚尖就能看见百姓们忙碌的时候,李当归走进小道,脚下就是进山最近的道路,只不过需要挽起裤脚淌水过河,河流宽不足八丈,水流缓慢,过河的时候他会小心翼翼的盯着脚下,以免被石子割伤了脚,看见水里一些奇怪的物件也会弯腰捡起来。
他把赤芍叮嘱的话一字不漏的记在心里,想起来街坊邻居们传闻镇龙石似乎就是河流附近,少年也就左顾右盼一会,甚至会重新回去河中翻翻捡捡,企图寻到蛛丝马迹,关于镇龙石的说法镇子很少有人提起,如同杜若以前说的那般,像那种缺德的事情越少人知道越好,李当归听赤芍脸色凝重的叮嘱就会想起浥轻尘所说的大妖,便是他谈起的时候脸色都不太好看,如今少年对于山河逐渐有了认知,镇龙石这种事情,其实并不难理解,换句话说,就像颜姑娘说外乡人来镇子上挖矿一样,没有主子的矿脉被很多人惦记,跟庄稼人开荒种地何尝不是一个道理,拿起各自手中的锄头开挖,讲求土地肥沃。
江南境内很多地方都没有固定的名字,被大江相隔,大江以南便被文人雅士称为江南,小镇属于江东,小镇的百姓们还是喜欢自称江南,百姓们世世代代都是种庄稼为生,河流里边有什么稀奇古怪的玩意、山中又来了新的物种也都是一时的新奇,好奇劲过去了还是原来的模样,谁喜欢又不嫌麻烦就自己去捡,就像朝大夫一样,山中有很多药草,镇子上只有他一个大夫,自然没人与他抢。
对于镇龙石李当归只是顺手,他心里清楚这种事情太虚无缥缈,顺着缓慢河流走了半盏茶的功夫,看见半人大的石头就翻开,俯身仔细观看,只有一堆大小不一的石子,事情轻重缓急少年心中有数,没有发现一丁点蛛丝马迹之后便没有兴趣,抬目能清楚的看见山脚山神庙已经有了轮廓,或许因为江南太过繁华的原因以至于一座山神庙修的如同天上宫阙一般,目测而去起码高出桃子坞一半。
看起来近在咫尺,李当归却生生小跑一炷香时间,来到山脚的时候得知先生与督造大人上了山顶,同行的还有镇官大人与红袍少女,坐下休息半个时辰,李当归挺起腰板,仰头望着山顶,希冀能够看到刘先生们一行人的身影,只是他的运气显然没有年轻道士说的那么好,先生似乎山上不久。李当归收敛心神,站起身加入了修建山神庙的浩荡队伍当中,凭借着不俗的力气,一个人顶两个人的活。
少年十四岁的身板,不高,不壮,甚至因为身上若隐若现的书生气息经常被人误会是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以前替商人们搬运货物的时候就因为这一点被嫌弃过很多次,不过忙碌的青壮们对此见惯不怪。
李当归会莫名其妙运转起年轻道士所传的吐纳法门,呼吸有序,脚步伴随着气息,不知觉间已经一个时辰,搬运了总共七十多根木头,其中一颗格外粗壮,树中轮廓三百有余。此时的李当归坐在山神庙内,正堂有着一尊鎏金大像,端庄威严,庙内的青壮们也都寡言少语,少年抬头仔细看了眼山神像,发现它与署衙前的两尊石狮子相比有很明显的差异,山神像所自带的威严气息更加栩栩如生,只是看一眼,李当归就喜欢上了这尊神像。
李当归走出庙宇的时候如释重负,慢慢走向由山顶泉眼顺流而下汇入河流的小溪,溪水清凉,镇子上的白雪们大多不辞辛苦来到这里打水,炎炎夏日孩提们也会聚集下流洗澡,然后站高处看谁尿的更远。
李当归叹了口气,有想起一些不太美妙的事情,把目光移向山腰,一瞬间就转移了注意力。
山腰处,正是刘先生一行人的身影,半个时辰后就回到山脚,为首的是一位紫罗袍黄金带的年轻人,没有见过,不过能看见红袍少女的身影少年显得有些意外,虽然已经知道她与先生一起上山。
李当归的印象中,少女属于那种沉默寡言的一类,往常有什么事情都让小跟班马蔺处理,那家伙身强体壮,力大如牛,学过武,长的黑,因此小镇孩子没人愿意跟他玩。
李当归想了想,还是没有走进去打招呼,看她微微蹙眉的模样就知道心情不太好,省得被骂一顿,而且今日来也是答应了赤芍要替她问刘先生意见,不能半途而废,少年看着先生与督造大人商议过后,他这才走近,行了个学生礼,然后开口问道:“先生,我有些事情………”
刘先生看着李当归如临大敌的模样,笑了笑,打断少年的话语,“我答应了,谦谦君子,温润如玉,你就拿一块玉佩来与我交换。”
李当归有些诧异,“先生?”
刘言尽点了点头,
笑道:“真的,不过玉佩品质要上乘。”
李当归很高兴,他以为会被先生拒绝,依照刘先生的脾性以及街坊邻居们所说的事情,先生是一个“两耳不闻窗外事”性子,往常极少插手镇子的事情,这一次能与镇官大人、督造一起跋山涉水也只是因为山神庙修建之后还有一座文庙。
人生莫过,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当少年满怀心喜的时候听到了另外一个消息,喜上加喜,又有像雪上加霜。
“我替张大人答应你的交换,记得替我向颜公主问好。”说话是正是为首极李当归极为陌生的年轻人,一身贵气,不同于普通富家子弟穿金戴银、腰间佩玉,他穿的可以说干净,除了紫罗袍黄金带外,身上别无其他装束。
李当归很快就明白了,朝着年轻人点了点头,目光不经意看向红袍少女的时候,她的目光也恰好看过来,有一瞬间,两人四目相对,少年开口答谢,“上一次的事情谢谢你。”
少女瞥了一眼就没有理会他,转身看了年轻人一眼,他似心领神会,转身走进山神庙,然后她把少年的谢意当作驴肝肺丢到地上,自顾自的掏出山中采的果子,坐到溪水旁边,吃的津津有味,“当时我只是路过,我又恰巧喜欢那块玉佩就答应他们,压根没想帮你。”
李当归稍有些尴尬的笑了笑,厚着脸坐到一旁,只不过他低估了少女的冰冷,屁股一坐下,她立马就冷着眼扫过来。
少年不好意思多说什么,更不敢把心中所想‘你知不知道洞阳山那个仙子’的问题说出口,所以只能这么笑着。
红袍少女又瞥了少年一眼,抱着头揉了揉,然后她似乎想明白了一个困惑已久的问题,忽然露出笑容,躺到地上。
李当归被她的一惊一乍都动作吓住,呆滞片刻,转头看着她,并不是什么初具美人胚子,只有“百看不厌”一词,发现她胸前规模已经不小。
宽大的大红袍都遮挡不住,换身衣袍又会是何种风景。
她把目光移过来,李当归瞬间收回视线,低声念叨着“非礼勿视”,他心中没有任何邪念。
红袍少女慢悠悠的吐出一句话,“叫我姐姐。”
坐在溪水旁边的少年忽然意会到什么,鬼使神差的喊了一句师姐,他敢对天发誓,这一声师姐源自肺腑、真心实意。
少年也没有想到,便是这么一句简单的师姐,让脑海中向来沉默寡言的少女顿时眉开眼笑,像极了那年回眸蜀中漫山遍野的桃花,坐正身子,“那位仙女姐姐死了。”
红袍少女知道有关这座镇子的很多事情,河流那边的镇龙石,压的不止是大隋的气运,石头下边有一把长剑,四尺一寸,她知道那是谁的佩剑,甚至能把事情来龙去脉说的清清楚楚。
她甚至知道春秋剑胎的缘由。
她与少年的身世如出一辙,爹娘早逝,自幼一人游历山河,且不论修为如何,单纯就见识来说,小镇上当之无愧的第一。
当少年满腹疑惑的想要把事情理清楚的时候,把果子吃干净的少女又变回沉默寡言的模样,此刻的她,与震慑武仙城主仆二人的时候判若两人,当然,清白少年注定不会知道那个时候是什么模样。
李当归只觉得她今天莫名其妙,以前虽然没有说几句话,可抬头不见低头见也不见她像今天这样‘喜怒不定’,试探性问道:“你也想要海棠花?”
少女立马点头。
李当归想了想,笑道:“那等我与刘先生交换的时候送你一朵。”
空青微微一笑,溪中为数不多的鱼儿跃出水面……然后被从头到尾一句话都没说的黝黑少年一把抓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