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回 黛眉锁恨无颜色(2 / 2)

清平调 牧景之 1920 字 2021-02-26

平阳公主换了身衣裙,款款而来,因夫君过世不久,她的衣着素雅浅淡,钗环首饰从简,只发间插一支白玉簪,气质中添几分清雅脱俗。

那汝阴侯见平阳公主进来,过来礼貌地行礼,说道:“在下汝阴侯夏侯颇,曾与公主于平阳县一晤,不知公主可否记得?今冒昧前来,请公主勿要见怪。”

平阳公主见他风度儒雅,言谈从容,便淡淡一笑,说道:“不会,汝阴侯此来,当是有事指教吧?”

“指教不敢,只是上回见公主甚是喜爱那件玉器,因故没有买,故此在下初来长安,便将之买下,以赠公主。”

平阳公主略一怔,又看着他,夏侯颇说完这番话,有些拘谨似的,又是一笑。

“汝阴侯为何要送如此名贵玉器给我?”

“因见公主喜爱,又觉此玉器与公主甚是匹配,故而买之,”夏侯颇说道,“在下初来长安,便结识公主,真乃幸事,区区薄礼,望公主笑纳。”

他一面娓娓说着,一面示意身边人将一只精美的匣子打开,里面放置的正是一件羊脂白玉雕刻的鸟雀,雕工精细,白玉无暇。

卫长君死了。

卫长君的死是个意外,因为几日前他仍好好的,也没有什么病,只出去了一趟,回来时染上风寒,在床上躺了几天,请医官过来看。

众人没有太以为意,自以为他年轻,过几日便会好,不想竟死了,从发病至死亡四五天,令卫府上下猝不及防。

卫府全家陷入悲痛之中,尤其是卫氏,哭得伤怀,卫君孺与卫少儿怕母亲伤到身体,只得拭去眼泪努力安抚。

丧事由卫青来操办,兄长过世,他是家中年纪最长的儿子,公孙贺与陈掌等在旁襄助。宫里刘彻遣人过来吊唁,赐了画棺殓葬。

这几日,卫青一直在忙碌,为兄长的丧事他不得不暂时不上朝,好在刘彻也准了。

朝廷上下同级的或不同级的官僚纷纷来吊唁,有真心诚意的,有想趁机靠近的,应有尽有,卫青从早到晚便是鞠躬还礼,重复地说着相同的话,那些吊唁的人们也说着类似的安慰的话语。

“请卫大人节哀!”他们这样悲戚地说道。

“有劳了!”卫青这样还礼。

几日后,卫氏长子卫长君的遗体出殡,刘彻赐了一块地殓葬,然后是正式入葬。

卫青见一屋子妇孺啼哭不断,也不由得忧烦,兄长之死他顾不上多少伤心,因为在不停地忙碌应酬,倒忘记这是一场丧事,如今平静下来,心下怆然,兄长毕竟是去了。

那年纪小小的霍去病没有陪着母亲们一起掉泪,走过来仰脸望着卫青,天真地说道:“舅舅你也哭吗?”

卫青蹲下身体抱着外甥,努力地笑了下,摇头说道:“舅舅没有,身为男儿汉可不能轻易地掉眼泪的的,你说是吧?”

霍去病咧嘴笑起来,转身跑开去,孩子毕竟还不会懂得生离死别,要他懂得人事,还要过上几年呢!

卫青又在屋内转了一会,只觉得空气里充满哀伤与沉闷,多呆一会都让他压抑无助。他沉默一会,走去对卫步卫广两位弟弟叮嘱几句,准备到外面散散心,洗洗连日来的丧气。

他吩咐侍从们到马厩里牵了平日骑的马出来,轻轻地梳理皮毛与长鬃,这匹马毛色朱红光亮,已跟随他多年,有时候甚至比身边的人更加亲切。

门口的侍卫匆匆走进,禀报道:“卫大人,外面有位女子要求进来,是否允她?”

卫青微微怔下,丧礼已结束,还有什么人上门来呢?若是正常的礼节交往,此时也还不方便,想了片刻,说道:“请她进来吧。”

一会便有一名年轻女子从正门走进来,二十出头,秀气的面庞,卫青认出来这是兄长先前走得很近的少女,自己在平阳侯府也见过几次的侍女,紫玉。

他有些讶异,却也难过,紫玉已走上来了,看见他屈身行礼,卫青说道:“紫玉姑娘,不必如此客气。你……是有什么事吗?”

紫玉面容消瘦,脸色雪白,神色凄然,卫青心如明镜,她必是为兄长而来,只是没有赶上罢了。紫玉低声说道:“卫大夫,能否告诉我你哥哥葬在什么地方?”

卫青沉默片刻,问道:“你想要去看他?”

紫玉轻咬着唇,泪光闪闪,但慢慢地点头。

卫青微微一叹,她对哥哥也算痴情,即使卫长君另娶,有负于她,她的态度依旧温存,他点头说道:“好,我让人带你去,”便吩咐身边站着的一个侍卫道:“带这位姑娘去墓园。”

那侍卫应道:是!

见紫玉与侍卫二人出门,卫青牵马也准备出去,听外面一声呼喊,快步走出,见那名侍从正搀扶着紫玉,她面色如雪,眼睫下垂,双唇紧闭,便问道:“她怎么了?”

侍从慌忙答道:“走得好好的,这位姑娘忽然晕了过去,不知怎么回事。大人,怎么办?”

卫青镇定地吩咐道:“先使人扶进去,请医官到府诊治。”

几名侍从搀扶了紫玉进屋子里去,卫青也只得跟进去,吩咐了侍女将她安置在客房,好生照料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