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状词善恶两分,案情瞬间翻转(1 / 2)

第二节状词善恶两分,案情瞬间翻转

接上节,刘乐户正打得高兴,不想身后忽然有人问话。回头一看,是一个寒儒老学究,原来正是微服私访的毛公。

小说写道:“列公,明季最重斯文,但凡举人、秀才,到处有体面。刘清不敢轻视,遂拱了拱手,口呼:‘相公,小人难以详细言之。问她便知详细。’”这一段描写,突出表明当时监生、秀才、举人等但凡有点功名的人,在社会上都有地位。

毛公问了杨氏为何被打的前后原委,不觉心中大怒,心想先规劝刘清、王婆子,如不听良言再一齐拿他们治罪不迟。于是劝刘清说道:“为何做这伤风败化、买良为娼损德之事?天理昭彰,神天不佑,一朝败露,犯法按律定罪,生死在眼前。做此恶事,离人骨肉,唯恐近报自身,远报儿女。依我看,不如弃邪归正,大小做一经营买卖,强如娼门,被人轻贱,不如人类。你再思再想我这良言。”

一席话将刘清和王婆子都说动了,只是顾虑已经花费了三百两银。毛公借机又劝说:“你若真改恶迁善,我倒有一个主意。待学生替你们写一张呈状,到州衙去告姚庚私卖弟妇。按律定罪,姚庚难逃法网。我学生保管判案定将原银追回。你一则替杨氏报了仇;二则显出你之大义;三则你的阴功倍大,非同小可。上苍必然佑你昌大。”王婆也受到感染,在旁接言:“刘大爷,你若肯替杨氏鸣冤,老身就做个硬干证。”剧情到此来了一个大反转。

毛公遂写了状词递给杨氏:“你们速往州衙去告。我也同你们前去,在州衙外听听州官怎样断法。”

我们来看看毛公的状子是怎么写的:

“具状民妇姚杨氏,祖居涿州良乡县姚家庄。为伯兄势恶盗卖弟妇事,恳恩传究,以儆刁顽。

窃氏夫姚义,伯兄姚庚,亲胞兄弟,遵父命分居各炊。

氏夫出外贸易。不料夫兄姚庚暗生不良之心,暗写假信一封,内言氏夫病在旅店,令姚庚同氏前往接氏夫回家。氏婆媳信以为实,遂同夫兄前去。孰料夫兄姚庚暗起不良之心,行同禽兽,将氏卖与南京乐户刘清之手。氏不允从,被鞭毒打。是氏苦苦哀告,刘清方回心转意,遂领氏并王媒婆前来控告氏之夫兄姚庚,传究科其罪名,宜追还氏之身价银三百两。氏含冤负屈,不得不叩乞正堂太爷恩准传究,实为德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