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中”号炮舰(排水量430吨)
“镇边”号炮舰(排水量430吨);
鱼雷艇(17艘):
“左一”(90吨)、“左二”(74吨)、“左三”(74吨)
“右一”(74吨)、“右二”(74吨)、“右三”(74吨)
“定一”(16吨)、“定二”(16吨)
“镇一”(16吨)、“镇二”(16吨)
“一”(28吨)、“二”(28吨)、“三”(28吨)、“四”(28吨)
“中甲”(10吨)、“中乙”(10吨)、“福龙”(120吨);
练习舰:“湄云”号(578吨)、“泰安”号(1258吨)等;
运输舰:“操江”号(950吨)、“镇海”号(950吨)、“利运”号(110吨)、“犀照”号(609吨)等;
布雷舰:“宝筏”号等;
挖泥船:“导海”号(164吨)等;
通讯舰:“飞虎”号等;
运煤船:“伏平”号、“开平”号、“勇平”号、“北平”号等;
汽船:“飞霆”号(440吨)等;
拖轮:“遇顺”号等;
小轮船:“守雷”号(16吨)、“下雷”号(16吨)、“巡雷”号(4吨)、“快马”号(25吨)、“飞艇”号(18吨)、“利水”号(20吨)、“超海”号、“东澧”号、“赶海”号等。
二、南海舰队(军港位于福州、湛江、高雄、三亚)
司令唐仁廉(原清廷南洋水师提督)
副司令方耀(原清廷广东水师提督)
总参谋长尹润海(解放军集团成员)
帝国海军南海舰队编制:
巡洋舰:“开济”号、“寰泰”号、“镜清”号、“南瑞”号、“南琛”号、“保民”号、“广甲”号、“广乙”号、“广丙”号等;
炮舰:“威远”号、“康济”号、“敏捷”号、“恬吉”号、“策电”号、“飞霆”号、“龙骧”号、“虎威”号、“镇安”号、“驭远”号、“海安”号、“澄庆”号、“横海”号、“威靖”号、“测海”号、“金瓯”号、“钧和”号、“靖远”号、“福靖”号、“琛航”号、“登瀛洲”号、“广庚”号、“广己”号、“安澜”号、“镇涛”号、“澄清”号、“绥靖”号、“飞龙”号、“镇海”号、“广元”号、“广亨”号、“广利”号、“广贞”号、“广金”号、“广玉”号等;
鱼雷艇:“雷龙”号、“雷虎”号、“雷中”号、“雷干”号、“雷坤”号、“雷离”号、“雷坎”号、“雷震”号、“雷艮”号、“雷巽”号、“雷兑”号等;
运输船:“江安”号、“澄波”号等;
帝国陆军的六大兵工厂:
南京兵工厂(位于南京)
天津兵工厂(位于天津)
武汉兵工厂(位于武汉)
西南兵工厂(位于重庆)
西北兵工厂(位于西安)
东北兵工厂(位于沈阳)
帝国海军的六大造船厂:
福州造船厂(位于福州)
黄埔造船厂(位于广州)
大连造船厂(位于大连)
江南造船厂(位于崇明岛)
海南造船厂(位于海南岛)
青岛造船厂(位于胶州湾)
帝国军的军衔制度分为七级二十等:
特级:帝国大元帅(仅仅授予大中华帝国皇帝本人);
一级(帅级):元帅;
二级(将级):上将、中将、少将、准将;
三级(校级):上校、中校、少校;
四级(尉级):上尉、中尉、少尉;
五级(士官):上士、中士、下士;
六级(士兵):上等兵、一等兵、二等兵、三等兵、列兵;
帝国完成全国统一后的高级将领授衔情况如下:
帝国圣武皇帝兼帝国陆海军总司令刘斌(帝国大元帅)
帝国陆海军总参谋长萧浩然(上将)
帝国安全部长兼公安部长诸葛明(上将)
御林军司令段江涛(中将)、御林军副司令樊昌昊(中将)
帝国陆军航空兵司令舒国生(中将)
陆军特种部队总指挥宋来鹏(中将)、副总指挥张梨芳(中将)
第一集团军司令兼西南军区司令龙兴汉(上将)
第一集团军副司令兼第一军军长张仲伟(中将)
第一集团军炮兵部队总指挥徐栋(中将)、第一军副军长张桂山(中将)
第1师师长项崇周(少将)、第7师师长冯兆金(少将)、第8师师长周万顺(少将)
第十一军军长冯子材(中将)、副军长刘永福(中将)
第31师师长冯相荣(准将)、第32师师长冯相华(准将)、第33师师长丁槐(少将)
第十二军军长苏元春(中将)、副军长唐景崧(中将)
第二集团军司令兼华南军区司令刘锦棠(上将)、副司令罗显文(中将)
第二集团军炮兵部队总指挥刘益(中将)、第二军军长彭皓亮(中将)
第2师师长张光前(少将)、第9师师长董履高(少将)、第10师师长曹德庆(少将)
第七军军长宋庆(中将)、副军长梅东益(少将)
第八军军长张彪(中将)、副军长张权(少将)
第三集团军司令兼西北军区司令和新疆军区司令华震东(上将)
第三集团军炮兵部队总指挥熊虎(中将)
第三军军长刘佳恒(中将)、第十八军军长温兴茂(中将)
第四集团军司令兼华东军区司令赵海军(上将)
第四集团军炮兵部队总指挥于悦(中将)
第四军军长余尔玛(少将)、副军长侯宝斋(少将)、第4师师长风秋雨(少将)
第九军军长左宝贵(中将)、副军长王有宏(中将)
第十军军长刘铭传(中将)、副军长唐远友(中将)
第五集团军司令兼华北军区司令吴俊垒(上将)、副司令聂士成(上将)
第五集团军炮兵部队总指挥殷啸天(中将)、第五军军长董彦杰(中将)
第五军副军长朱一灵(少将)、第5师师长果基约达(少将)、第15师师长罗洪作一(少将)、第16师师长倮伍尔嘎(少将)
第十三军军长董福祥(中将)、副军长马金叙(中将)
第37师师长黎玛(少将)、副师长吴熙(准将)
第38师师长冯国璋(少将)、第39师师长段祺瑞(少将)
第十四军军长王孝祺(中将)、第十五军军长章高元(中将)
第六集团军司令兼蒙古军区司令刘峰岭(中将)、第18师师长洛桑德吉(准将)
第十七军军长曲吉东(中将)、第七集团军司令兼东北军区司令依克唐阿(中将)
第二十军军长丰绅(中将)、第二十一军军长博尔济吉特·恭镗(中将)
第十六军军长袁世凯(中将)、副军长徐世昌(少将)、第46师师长王士珍(少将)等。
东海舰队司令丁汝昌(中将)、副司令杨岐珍(中将)、总参谋长李喜浩(中将)
南海舰队司令唐仁廉(中将)、副司令方耀(中将)、总参谋长尹润海(中将)
“定远”号舰长刘步蟾(少将)、“镇远”号舰长林泰曾(少将)
“来远”号舰长邱宝仁(少将)、“经远”号舰长林永升(少将)
“致远”号舰长邓世昌(少将)、“靖远”号舰长叶祖珪(少将)
“济远”号舰长方伯谦(少将)、“平远”号舰长杨用霖(少将)
“超勇”号舰长黄建勋(少将)、“扬威”号舰长林履中(少将)等。
帝国政治制度为君主立宪制,帝国中央政府机构为帝国国务院,下辖五院十八部,如下:
国务院:
立法院、司法院、行政院、考试院、监察院;
国防部、安全部、公安部、检察部、
内务部、外交部、财政部、民政部、
教育部、宣传部、卫生部、交通部、
工业部、农业部、商业部、环保部、
国家能源资源部、国家科学文艺部;
国务院总理:李鸿章(正一品)
副总理:卞经纬(正一品)
立法院长:卞经纬(正一品)
司法院长:戴鸿慈(正二品,历史上中国第一位司法部长)
行政院长:翁同龢(正二品,原满清帝师)
考试院长:鹿传霖(正二品,晚清重臣)
监察院长:岑春煊(从二品,晚清著名执法如山的封疆大吏)
国防部长:萧浩然(正一品,上将)
安全部长:诸葛明(正一品,上将)
公安部长:诸葛明(正一品,上将)
检察部长:卞宝第(正二品,原清廷闽浙总督)
内务部长:彭天宇(正二品)
外交部长:黄遵宪(从二品,晚清著名外交家、政治家、文学家)
财政部长:刘坤一(正二品,原清廷两江总督)
民政部长:周馥(从二品,原清廷直隶按察使、山东巡抚)
教育部长:魏光焘(正二品,原清廷两江总督)
宣传部长:陈宝箴(从二品,晚清江西巨杰)
卫生部长:沈敦和(从二品,晚清慈善家,创建了中国第一个红十字会组织)
交通部长:张之洞(正一品,原清廷湖广总督)
工业部长:张之洞(正一品,原清廷湖广总督)
农业部长:王文韶(正二品,原清廷云贵总督)
商业部长:彭天宇(正二品)
环保部长:李兴锐(从二品,晚清重臣)
国家能源资源部长:卞经纬(正一品)
国家科学文艺部长:华衡芳(从二品,晚清科学巨匠)
国民代表大会主席:爱新觉罗·载湉(正一品)
国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爱新觉罗·载湉(正一品)
帝国君主党主席:康有为
帝国民主党主席:刘光第
四川省长:刘秉璋(正二品,原清廷四川总督)
湖北省长:安徵煜(从二品,原清廷湖北巡抚)
湖南省长:张煦(从二品,原清廷湖南巡抚)
甘肃省长:陶模(正二品,原清廷陕甘总督)
陕西省长:托忒克·端方(从二品,原清廷陕西巡抚,满族正白旗人)
江苏省长:瓜尔佳·奎俊(从二品,原清廷江苏巡抚,满族正白旗人)
浙江省长:陈士杰(从二品,原清廷浙江巡抚)
福建省长:张兆栋(从二品,原清廷福建巡抚)
广西省长:沈秉成(从二品,原清廷广西巡抚)
广东省长:吴大澄(正二品,原清廷广东巡抚)
云南省长:丁振铎(正二品,原清廷云南巡抚)
山东省长:张曜(正二品,原清廷山东巡抚)
东山省长:刘铭传(正二品,原清廷东山巡抚)
海南省长:张士锃(正三品,原清廷广东省琼州府知府)
新疆自治区主席:饶应祺(从二品,原清廷新疆省巡抚)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