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圣武皇帝的命令,一个庞大的计划随之出炉。命令北海舰队做好战斗准备后,刘斌从威海卫回到南京,秘密召见了西班牙帝国驻华大使罗哈斯。见面后,刘斌开门见山:“贵国正陷入极度的危险中,中华帝国愿意和贵国携起手来,一起对付共同的敌人。”
罗哈斯吃了一惊,连忙道:“不知陛下究竟何意?”
刘斌冷峻地道:“怎么?难道贵国上下还看不出来美国对你们的古巴和菲律宾这两块殖民地垂涎三尺并且在加倍扩军、准备对你们开战的现实吗?”
罗哈斯慌忙连连点头道:“陛下,这个…敝国确实已经注意到了。”
刘斌继续道:“美国结束南北内战已经将近三十年,这个新兴的国家拥有着雄厚的经济和巨大的军事潜力,并且已经建立起一支世界第三的强大海军。当一个国家崛起后,就不可避免地要走上对外扩张的道路。美国人不敢去抢英国人、法国人、俄国人的地盘,因此他们早已经把目标锁定在你们的身上。古巴位于美国的大门口,你们一直控制着古巴,对于美国人来说简直是如鲠在喉。你们手中的古巴,是让美国如芒在背的一根硬刺,因为你们随时可以在古巴架设大炮对准美国本土。另外,美国对你们的菲律宾也十分感兴趣。因为夺取了菲律宾,美国人就获得了一个向亚洲地区扩张的桥头堡。不是吗?”
罗哈斯再次连连点头:“陛下说的太对了!但不知陛下为什么愿意和我国联合起来呢?”
刘斌冷冷地道:“因为菲律宾在地理位置上对于中国来说,就像古巴对于美国来说一样。美国人如果从你们的手里抢走了菲律宾,那岂不是可以威胁中国南海,并把大炮架设在中国的国门门口?美国人刚刚通过了《排华法案》,这让中国上下一片怨愤。美国人,是我们的敌人,也是你们的敌人。既然我们拥有着共同的敌人,那为什么不联合起来呢?菲律宾的地理位置对于中国来说,太险要了。让菲律宾落入咄咄逼人的美国人手里,那会是中国的危险。所以,我们愿意帮助西班牙朋友守住菲律宾,一起抵制美国在亚洲的扩张。”
罗哈斯感动得深深鞠躬:“陛下,您说得实在太对了!可恶的美国人,就像一个暴发户,他们已经霸占了我们西班牙在美洲大陆上的全部殖民地,却仍然贪得无厌,简直是得寸进尺!中华帝国愿意和我们西班牙联手,那真是再好不过了!我现在就向我国阿方索国王和克里斯蒂娜王太后传达贵国的诚意和要求。”
刘斌点点头:“那好。朕敬候佳音。”
西班牙帝国是公认的世界上第一个日不落帝国,极盛时期的西班牙霸占了北美洲的南部、中美洲的全部、南美洲的北部及西部,疆域极度辽阔。“日不落帝国”这个词语也是西班牙国王卡洛斯一世发明的,他曾豪气干云地宣布“在本王的国土上,太阳永不落下”。美国的中部和西部、墨西哥、中美洲、加勒比海地区以及除了巴西之外的绝大部分的南美洲都曾是西班牙帝国的殖民地(巴西是葡萄牙帝国的殖民地)。但西班牙此时已经日薄西山,绝大部分的殖民地都已经丧失,墨西哥、哥伦比亚、秘鲁、玻利维亚、委内瑞拉等殖民地纷纷独立,美国完成独立和结束南北战争后迅速崛起,然后又吞并了西班牙在北美大陆中部的大片殖民地,此时的西班牙仅仅还剩下古巴和菲律宾以及一些零零碎碎的地方。而此时的世界,正是第二代日不落帝国统治的时期,美国无疑是第三代崛起的列强。美国暂时还不敢去抢夺英国、法国、俄国的殖民地,自然打起了已经奄奄一息的西班牙帝国的主意。况且,古巴就在美国的门口,地理位置也十分重要。
此时的西班牙彻底江河日下,上一任国王阿方索十二世确实是个雄才大略的英明君主,但他过早地撒手人寰没能让西班牙起死回生。此时的国王阿方索十三世仅仅还是个六岁的小孩子,因此西班牙帝国的最高军政大权都掌握在阿方索十二世的妻子、阿方索十三世的母亲玛利亚·克里斯蒂娜王太后手里。不客气地说,克里斯蒂娜王太后就是西班牙帝国的慈禧太后。两个女人同样都没什么太强的执政能力,缺乏战略目光和雄心壮志,只想维持住帝国目前的国土。克里斯蒂娜王太后也不是鼠目寸光的人,她也敏锐地感觉到美国对西班牙殖民地的野心。但西班牙此时在世界上十分孤立,没有可靠的盟友,而且古巴和菲律宾殖民地的当地民众起义叛乱不断,让西班牙在战争中北拖得筋疲力尽。光是区区弹丸之地的古巴,西班牙就不得不驻守二十万大军剿灭叛乱。如果美国在背后捅一刀,毋庸置疑,西班牙最后的这两块主要的殖民地必然也不保。
被美国咄咄逼人的扩张势头而搞得寝食难安的克里斯蒂娜王太后获悉中华帝国愿意帮助西班牙后,顿时大喜过望。中华帝国圣武皇帝声称“西班牙帝国当初没有参加‘九国联军’和‘借师助剿’,因此中华帝国和西班牙帝国之间并没有仇恨,中国愿意和西班牙联合起来,联手对付共同的敌人:美国。”
克里斯蒂娜王太后十分高兴西班牙在眼下山穷水尽的情况下能得到中华帝国这个强大的盟友。中国的陆军实力毋庸置疑,百万大军在世界上也是名列前茅的;中国的海军也是亚洲第一、世界第六。有了中国的帮助,西班牙即使失去了古巴,也不会失去菲律宾。由于没有任何拒绝的理由,克里斯蒂娜王太后对中华帝国皇帝的要求十分赞成。两国大使立刻频繁往来于两国政府高层,商讨两国结盟的事务。
美国政府自然在第一时间得知了中西两国眉来眼去并即将缔结盟约的事情,顿时立刻大吃一惊。以总统本杰明·哈里森为首的美国军政高层都极度惊愕且忧心忡忡。很明显,如果中国和西班牙成为一伙,那美国想要侵吞菲律宾的计划就不得不破产了。菲律宾就在中国的家门口,中国的百万陆军随时都能通过那亚洲第一的海军运到菲律宾。中华帝国的横插一脚,无疑让美国处心积虑准备对西班牙发动战争的战略计划造成了巨大的变动。哈里森总统也很清楚中国人为什么站到西班牙人那边去的原因,十有八九是刚刚通过的《排华法案》激怒了中国人。正所谓亡羊补牢,犹未晚矣。当天,哈里森总统立刻召见了中华帝国驻美大使陈兰彬,竭力说服中国放弃和西班牙结盟。三国之间展开了一场又一场政治捭阖。
实际上醉翁之意不在酒的帝国政府根本没打算和西班牙一起对美国开战,因为帝国的目的不是这个。东海舰队蓄势待发的同时,帝国安全部长诸葛明找到了正在帝国国务院担任办公厅正四品副秘书长的孙文(孙中山在1897年才改名为孙中山)。
孙文此时才二十六岁,却被帝国政府安排在帝国国务院内担任要职,这让他受宠若惊,同时又更加斗志昂扬、精力充沛。他曾暗暗在心里宣誓,自己既然受到圣武皇帝如此的重用,一定要宵衣旰食、呕心沥血,为中华帝国的强盛的中华民族的崛起贡献出自己的力量。此时看到赫赫正一品且军衔上将的安全部长来找自己,孙文又惊又喜,他敏锐地知道自己可能要接到一个重要任务了。
“孙文,坐。”诸葛明心里其实有点发虚,因为对方虽然此时只是帝国政府内的一个并不是很有分量的人物,但毕竟是历史上的中华民国国父,自己也没有那个胆气倚老卖老,“听说,你曾经在檀香山留学?”(檀香山,又叫火奴鲁鲁,是夏威夷的首府和夏威夷岛上最大的港口城市。历史上1894年底,孙中山在檀香山创建了兴中会。)
“回诸葛部长,是的。”孙文小心翼翼地回答道,“我十四岁那年,也就是1879年曾在我兄长孙眉的资助下前往檀香山求学,1881年完成学业,毕业时还受到了夏威夷国王颁发的学业优秀奖。”
“哦?你在那里整整生活了三年,那一定对夏威夷十分熟悉吧?”
“是的。夏威夷也有很多华人居民,我和他们很熟悉,在当地还有很多故交挚友。”
“好极了!”诸葛明一拍手掌,“孙文,帝国即将有一个任务交给你,不知你愿不愿意接受?”
孙文霍然起身,目光如炬:“只要为了中华民族的崛起,即便肝脑涂地也在所不惜!”
诸葛明拍拍他的肩膀:“好!帝国军即将远征夏威夷,你对当地很熟悉,又会纯正英语,你就来做帝国远征军的引路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