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一节 帝国诞生(2 / 2)

徐承光大笑道:“狗仗人势的玩意!你们末日已到!你们以为你们现在还能作威作福吗?狗太监!不男不女的东西!也在这里装腔作势!杀!”周围的汉军一起开火,试图反扑的李莲英、崔玉贵和十多名忠心耿耿的太监一下子被打得血水迸溅。汉军一拥而上,乱刀将李莲英和崔玉贵剁成肉泥。徐承光、袁良成、许克鼐踩过李莲英和崔玉贵的尸体继续前进,破门而入。富丽堂皇的房间里,一个衣着华贵、梳洗整齐但神情近乎麻木的老妇人端坐在椅子上,手边还放着一些水烟、福寿膏、茶盏、糕点之类的东西。一个面无人色的小太监惊恐地望着杀气腾腾的徐承光等人,那是刚刚入宫没多久的小德张。

徐承光和袁良成、许克鼐望见慈禧后,一起尽情地仰天大笑。徐承光冷冷地指着慈禧太后的鼻子,咬牙切齿地恨恨道:“老妖婆!你也有今天哪!你杀我父亲,我和你不共戴天!今天我要把你千刀万剐,祭奠我父亲的在天之灵!”

慈禧不紧不慢、从容不迫地放下手里的福寿膏,显得气定神闲:“你父亲是谁啊?”

徐承光的眼睛里几乎喷出了火:“我的父亲,就是吏部侍郎、军机大臣徐用仪!我父亲对大清一向忠心耿耿、廉洁奉公,结果因为反对借师助剿,被你下令在菜市口斩首!老妖婆,你杀人如麻,可曾还记得这笔血债!”

袁良成也咬牙道:“老妖婆,我的父亲也被你所杀!我的父亲是光禄寺卿袁昶!”

许克鼐同样怒火冲天:“慈禧!我的父亲也是被你所杀!我父亲是总理衙门大臣、工部左侍郎许景澄!我父亲担任驻六国公使,为大清鞠躬尽瘁、呕心沥血,不但在谈判桌上为大清收复了帕米尔地区,还在欧洲为大清买回了八艘军舰,为大清立下汗马功劳!结果你还是翻脸不认人,把他给杀了!”

慈禧浑身轻微一颤。

徐承光怒发冲冠道:“老妖婆,你不但大权独揽、倒行逆施、穷奢极欲,而且祸国殃民、卖国求荣,全天下的人都恨不得将你杀之而后快!今天,就是你的死期!”

慈禧淡淡一笑:“正因为你们这些叛臣逆贼太多了,才使得大清基业不保。哀家只是区区一个妇人,何错之有?要怪,只能怪你们这样的汉奴家贼实在多不可数,才使得天下大乱。要恨,也只能恨你们这些汉奴家贼当初大清杀得还不够多。”

徐承光大怒:“你放屁!”说完举刀劈下。喷起的血泉中,慈禧缓缓倒在血泊里。徐承光又一刀割下慈禧的脑袋,高高地提在手里,然后热泪盈眶对空祷祝道:“父亲,您的在天之灵可以安息了!孩儿终于手刃慈禧,为您报仇了!”

袁良成和许克鼐也一起泣不成声。

就在这时,储秀宫外面响起了嘈杂的脚步声,大批的汉军宪兵源源不断赶来,一排排黑洞洞的枪口对准了徐承光等人。领头的第五集团军宪兵部队总指挥李洪生望见这一幕后先是大惊失色,然后声色俱厉地大喝道:“徐承光!袁良成!许克鼐!你们都干了什么?你们…你们竟然把慈禧杀了?”

徐承光提着慈禧的人头,冷笑道:“是啊!李兄弟,大家都对这老妖婆恨之入骨!今天我们把她杀了,也算是给全天下人解气了!也算给那些无辜惨死在她手里的冤魂报仇了!宪兵队的弟兄们,你们就当没看到这件事好了!”

李洪生怒不可遏:“你们简直是岂有此理!圣武皇帝早就下令,进北京后不得滥杀无辜!你们这样做,是赤裸裸的违背军令!立刻放下武器投降!”说着,宪兵们一起子弹上膛。

徐承光见势不妙,沉声问道:“李洪生,你这是什么意思?”

李洪生正气凛然道:“慈禧毕竟是满清的皇太后,你们杀了她,帝国怎么向天下人交代?你们必须要上军事法庭!徐承光,不要执迷不悟一错再错,立刻放下武器投降!绕你不死!”

徐承光垂下手里的大刀和慈禧的人头,冷眼看着李洪生:“李兄弟,你在逼我吗?”

李洪生冷峻地道:“军法无情!除了慈禧,你们还在宫内大开杀戒,杀死那么多无辜的太监宫女和满清官员,你们简直是罪无可恕!”

徐承光和袁良成、许克鼐互相对视了一眼。徐承光凄然一笑:“弟兄们,我连累你们了!能够手刃慈禧,为先父报仇,我也死而无憾了!弟兄们,来世再见!”他对李洪生喊道,“李兄弟,杀死慈禧的是我,和这些弟兄们无关!”说完,徐承光把慈禧血淋淋的人头扔在地上,然后毫不犹豫地挥刀自刎。

袁良成和许克鼐一起放声大哭,两人跪在地上对徐承光的尸体磕个头,也都挥刀自刎。

李洪生对惶然不知所措的徐承光三人的士兵们道:“这件事和你们都没有关系。”说着,李洪生摆摆手,宪兵们都放下了手里的枪。望着倒在血泊里的徐承光、袁良成、许克鼐三人,李洪生毕恭毕敬地鞠了一躬。在要走的时候,李洪生看到地上的慈禧人头,厌恶地踢了一脚。

走出储秀宫,李洪生看到帝国安全部长兼公安部长诸葛明以及第五集团军司令吴俊垒一起走过来,连忙敬礼。

诸葛明神色古怪:“慈禧死了?”

李洪生点点头:“被徐承光杀了。徐承光三人也畏罪自杀了。”

诸葛明沉默了一下,吩咐道:“把徐承光三人一律厚葬。”

“明白。”

诸葛明望着狼烟四起的北京城,问道:“那些满清的皇族贵族处理得怎么样了?”

李洪生压低声音道:“基本都处理干净了,绝对不会给帝国带来任何祸患。”

诸葛明点头道:“那就好。记住,对外宣布就说是少数军官和部分士兵的私人行为,和帝国政府无关。”

李洪生肃然立正:“明白。”

旁边的吴俊垒看了一下手表,已经中午十二点了。望着头顶天空中的耀眼烈日,吴俊垒感慨道:“这一天终于来了。老孟,安息吧!所有牺牲的弟兄们,安息吧!新中国诞生了,大中华帝国统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