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帝国的心脏,国都京师。晨曦微露。
漫天的阴霾刚刚被东方的一抹鱼肚白给驱散稀释了,整个北京还在万籁俱寂的沉睡中。但在帝国皇宫深处的一隅,已经亮起了一缕光点。
金碧辉煌的内廷西六宫之一的储秀宫丽景轩,富丽堂皇的一张大床上,一个年过五旬、容貌端庄但神色洋溢着一丝不怒自威气质的妇人缓缓地坐起身来。两名侍寝的宫女连忙下床并趴在地上,恭恭敬敬地高声道:“老祖宗吉祥!”
这是一个信号,告诉所有人:大清帝国此时实质上的最高权力掌控者慈禧太后起床了。
一切程序都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在屋里昼夜值班的三个宫女和在屋门外值夜的两个宫女立刻诚惶诚恐地走进来并磕头:“老佛爷吉祥。”随后,储秀宫的宫门正式开锁,宫内的戒严正式解除了。
慈禧太后的生活很有规律,每天起床很早,寅时就会睡醒,从来没有在五点后起过床。随着她睁眼坐起身,十多个早就在外面恭候多时的宫女立刻川流不息地翩然而入,各种梳妆打扮的用具也端进来,开始伺候慈禧太后梳洗。静悄悄的储秀宫里,此时充满了一种忙碌而异常紧张的气氛,每个宫女都如履薄冰、一丝不苟,因为绝对不能出现任何小错误或小纰漏。
储秀宫对于慈禧来说,有着特别的意义。原本她住在长春宫,但在五十大寿那年又搬了回来。人,年龄越大,自然也越怀旧和念旧。当年她以贵人的身份入宫后,就是在这里生下了同治皇帝爱新觉罗·载淳,也奠定了她入主后宫的资本。而“同治”的意思就是两宫皇太后共同治国。尽管东太后慈安是正宫皇后,但毕竟没有给咸丰帝诞下龙子,因而身为西太后的慈禧虽然地位不如慈安,但得宠程度却大大超过慈安。辛酉政变和慈安病逝后,大清的皇权也名正言顺地落入了同治生母的慈禧手里。虽然同治仅仅十九岁便英年早逝,但慈禧巧妙地把和硕醇亲王奕譞那年仅四岁的小儿子爱新觉罗·载湉立为光绪皇帝,自己则垂帘听政。年幼的光绪自然成了慈禧操控的傀儡。帝国皇权仍然在这个看上去宽厚仁慈但心机却深不可测且手段狠辣的五旬妇人的手里。
司衾的宫女开始叠被,另外两名宫女用银盆端来一盆热水,将慈禧的双手用热毛巾给包起来,并放在热水盆里浸泡多时,陆续还要更换两三次。这些热水温度适中,而且在外面准备多时,用暖炉进行保温。这是慈禧的健身法之一,她的双手保养得很好,白皙光洁得甚至让一些养尊处优的外国公使的夫人也自叹不如。
泡完手后,便是洗脸。慈禧的洗脸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洗脸,而是用热手巾热敷脸部,然后坐在梳妆台前,在一面宽大而清晰的西洋玻璃镜前,由侍寝的宫女给其敷香粉、点胭脂。接着是梳头,慈禧的头发犹如云霓瀑布般又长又黑又顺,这也源于平素的精心保养。这时候,随着传呼声,在外面恭候小半夜的梳头太监刘德胜立刻毕恭毕敬进来,一边给慈禧梳头一边讲着一些民间趣闻,慈禧很喜欢他讲笑话。这时,另一个老太监张福端上一碗银耳奶茶,给慈禧驱赶睡意并暖胃,银耳奶茶也是在暖炉里保温多时的。老张福伺候慈禧多年了,时间拿捏得很准,此时正好温而不烫,柔顺爽口。慈禧小口小口地用银耳地吃完银碗里的银耳,最后正式更衣。
推开门,总管大太监李莲英和二总管太监崔玉贵都已经跪在门外:“老佛爷吉祥。”(历史上杀死珍妃的是崔玉贵,不是李莲英。)
慈禧微微点头,缓步走出寝宫,开始每天雷打不动的散步晨练。李莲英恭恭敬敬地陪在左右,崔玉贵则在后面跟着,四个侍女排成两行紧随。此时天已经亮了,今天的天气很好,旭日东升、霞光万丈,映照得林荫小道上斑斑点点。清晨早上的空气格外凉爽,再加上沁人心脾的鸟语花香,更加令人心旷神怡、神清气爽。尽管大人物一般都喜怒不形于色,但慈禧今天的心情确实还是不错的。眼下,唯一让她略心烦的只有两件事。第一便是北方俄罗斯帝国和东瀛日本都在觊觎窥探着朝鲜半岛,两国蠢蠢欲动、磨刀霍霍,朝鲜王国屡屡向大清求援。是战是和,让慈禧犹豫不决。毕竟,大清国确实没有能力同时得罪俄日两大帝国,为了区区朝鲜半岛而和俄日兵戎相见,明显得不偿失。但是以李鸿章、张之洞、恭亲王奕訢为首的一批强硬派则坚决主张调遣精兵援助朝鲜,因为朝鲜王国是大清的传统附属地,是藩属国,也是战略缓冲区。一旦朝鲜被俄日吞噬,那大清颜面何存?琉球王国被日本吞并后,已经让大清颜面扫地了。中法战争,清军在战场上血战痛歼法军,但朝廷却仍然和法国人割地议和,牺牲掉安南(越南)来换取中法停战,这更加让大清国的众附属国齿冷心寒。如今,大清如果再舍弃掉朝鲜王国,必然会让清廷众叛亲离。况且,朝鲜的地理位置大大重过琉球和安南。朝鲜是清、俄、日三国之间的缓冲地,如果丢了,清国本土唇亡齿寒。
是战是和,确实难以取舍。况且,即便一战,大清有没有这个能力还很难说,而英吉利、法兰西、意大利、美利坚等国必然也趁火打劫、浑水摸鱼。难呐!慈禧心里轻轻叹息着。
另一件事情则是内部的权力斗争。小皇帝光绪已经长大成人了,当年他四岁时被自己扶上帝位,如今不知不觉都十六年了。这十六年来,小皇帝一直是自己的掌中玩偶,但眼下,他已经显然有了自己的独立思想,也隐隐露出了不甘做傀儡皇帝的迹象。如何铲除小皇帝身边的亲信之人以及加强对他的控制和监视,也是一件迫在眉睫的紧要事情。
想到这里,又一个念头划过了慈禧的脑中。“小李子。”慈禧开口道,声音犹如瓷瓶玉器般清脆,但却隐隐有一种令人不寒而栗的威严感。
“奴才在。”跟随其后的李莲英连忙上前跪下。
“四川汉匪剿灭得如何了?”慈禧问起了这第三件重要的事情。
“国家大事,小李子不敢打听妄言。老佛爷洪福齐天,托老佛爷的福,眼下大清四海升平、国泰民安。一小撮蟊贼草寇,怎能让老佛爷操心烦忧。区区乱民,想必早土崩瓦解了。”李莲英把话说得很好听,“另外,启禀老佛爷,和硕礼亲王和直隶总督李鸿章大人今儿一大早就在养心殿南墙外的军机处等候觐见了。但奴才不敢打扰老佛爷的休息,因而不敢通报。”
“此等大事,为何不早说?”慈禧微微呵斥道,“立刻传唤。”
“嗻!”
军机处,始建于雍正七年。自成立后迄今已历经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六朝,各朝都对其进行加强,使得军机处逐步取代了议政王大臣会议、兵部、南书房等军事机构,权限凌驾于三省六部(内阁)之上,成为全国最高军事中枢机构及处理全国军政大事的常设核心机构,同时更进一步地强化了皇权,使得军事大权完全被皇帝一人所独断控制。
能够担任军机大臣的,要么是皇亲国戚,要么则是朝中重臣元老。此时军机处为首的领班军机大臣便是深受慈禧器重的和硕礼亲王爱新觉罗·世铎。礼亲王世铎的才干并不特别出类拔萃,他其实是被慈禧精心安排来取代曾经权势炙手可热的和硕恭亲王爱新觉罗·奕訢。辛酉政变时,没有恭亲王奕訢的鼎力相助,两宫皇太后就不可能诛杀八大臣并大权独揽,因此成为头号功臣的恭亲王奕訢被慈禧太后信任有加并特别授予议政王之衔。但随着奕訢的权势日增,慈禧也深感尾大不掉,两人之间逐渐也产生了不少龃龉。慈禧后来剥夺了奕訢议政王的头衔,令其担任总理衙门领班大臣,负责外务及外交事务,新调用性格较为顺从的礼亲王世铎领班军机处(“和硕亲王”比“亲王”更高一级,“和硕”在满语中是“一方”的意思)。
此时正在军机处里的,除了和硕礼亲王世铎外,还有另外一名年约过六旬、精神矍铄、面容圆润饱满且颔生三寸银须的正一品大员。军机处早会尚未开始,但一名亲王和一名正一品大员便会聚在此,显然有什么非同寻常的大事发生了,而两人脸上所浮现的忧虑深沉之色似乎也说明了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