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卸下情绪伪装,真实表达情绪(1 / 2)

5

卸下情绪伪装,真实表达情绪

西方人表达情绪很直接。从很多西方影视剧中可以发现,他们的思路很简单,当两个人沟通不畅的时候,他们会真实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绪,自己是什么情绪,想要什么,不要什么,都可以清晰地表达出来,对方会根据他说话的内容调整自己。

中国人则不同,当对方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情绪的时候,会认为这是对自己的冒犯和攻击,然后就开始反击,甚至把过去的“陈芝麻烂谷子”翻出来算账。中国人喜欢翻老账,以此来告诉对方:你的愤怒是不对的,你犯过这些错误,就该老老实实听我的。一个简单的问题导致吵架直至一方“偃旗息鼓”才能告终。

(1)中国父母不允许孩子表达情绪

当孩子遇到挫折悲伤哭泣的时候,父母总喜欢让孩子立刻扭转情绪,会大声警告:“不许哭,再哭……”,用一系列语言威吓孩子,或者用“别哭了,我给你买……”来利诱孩子。孩子生气的时候,有的父母对孩子的愤怒不屑一顾:“我是为你好,你竟然还生气?”“什么大不了的事,还值得生气!”我们做父母的这些行为剥夺了孩子的情绪自由,让孩子形成这样的观念:悲伤是不好的,生气是不好的。结果,孩子要么取悦父母将情绪压在心底,要么反抗父母随意发泄情绪。

强势的父母不让孩子表达自己的意愿,孩子就会慢慢失去自我,完全活在别人的阴影里,看别人脸色行事,敏感自卑,过分在意别人的看法和评价,很怕得罪别人;强势的父母不让孩子表达自己的情绪,孩子就会隐藏或否定自己的情绪,但是情绪不会消失,而是被压抑在潜意识里。明明感到情绪的存在,又怕自己的情绪让别人发现,怕别人会抛弃自己,于是又竭力与人保持距离。这样的孩子时时处在一种矛盾的状态:靠近了,怕别人看穿,怕受到伤害;远离了,又怕别人不喜欢自己,抛弃自己。

(2)有压抑就会有爆发

小郭就是被父母这么教育的。她结婚之后,老公做生意经常忽略她,公公婆婆比较强势,有的时候故意挑剔,她努力隐忍着,从来没有对人抱怨过。一直以来,她伺候老的,照顾小的,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而且她的脸上挂着笑,对谁说话都是软言软语。别人都夸婆婆修了几辈子福娶了一个好媳妇。就这样过了七八年,她怀上第二个孩子,从怀孕开始她就经常感觉到委屈难过,自己偷偷地哭,生完孩子之后,她的抑郁症爆发了。

情绪是不会自行消退的,它被压抑得越久,爆发得越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