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要注意说话的时机
怎样才能做到恰如其分地说话呢?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在恰当的时间说恰当的话。我们都有过这样的感受,当我们对一件事或一个人有了切身感受,就想跟人立即分享,如果没有立即分享,感受就会淡化或被歪曲。
妻子对丈夫说:“我前天跟你讲的那个事,你怎么想的?”
丈夫说:“什么事?”
妻子有点不高兴:“我前天跟你说的,孩子上什么兴趣班的事,这么大的事儿你怎么就不记得呢?”
丈夫说:“多大点事儿啊,不就是上什么兴趣班吗?你替她选吧。”
妻子有点恼了,指责他:“你前天不是这么说的,你说让她自己选。你怎么觉得这不是大事呢?孩子的事是小事吗?”
丈夫也有点急了:“你当时不说清楚!我哪知道你拿这件事当回事,我以为你就是随口一问。”
在谈话中,我们觉得是重要的事情,在对方看来很可能不是什么大事,如果我们当时不明确说出来,对方可能毫不在意或者完全忘记自己说过的话。有些话不能等着过后再说,不要等到积怨太深的时候再沟通当年或当时的事情,这时候就已经很晚了。因此,要在当时表达出自己的感受,这样就可以防止对方的理解出现偏差,避免问题累积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1)思维和情绪会影响理解和判断
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多面体,从各自的原生家庭带来的思维模式和价值观念不同,成长经历中总结的人生经验和形成的价值标准不同,所以,在接收信息的时候,我们会根据自己的经验对信息进行筛选和判断。
从上面的案例来看,妻子把孩子的兴趣培养当成了大事,因为在她的原生家庭里,父母就是这样教育自己的,而且在成长中,因为自己有一技之长,得到了很多荣誉,这是她的骄傲。她不想让孩子一开始就输在起跑线上。丈夫生在农村,兄弟姊妹三个,父母对他们的教育方式是散养,他的童年很快乐,他不希望自己的孩子从小就被剥夺了童年,但是又无力说服妻子,所以他选择不管不问的态度。
所以,过去的人生经验和价值观念都会影响我们看到和听到的信息,为了避免这种误读,我们可以与对方交流的时候问自己几个问题:
第一,我是怎么看待妻子丈夫的?
第二,他她最关注的是什么?
第三,我的感受是什么?
通过这些问题,我们对于自己不理解的部分进行重述,就是用自己的话把对方的意思表达出来,向对方澄清。比如可以说:“你的意思是孩子上兴趣班,不知道怎么选择是吗?”也就是说,我们可以慢一点做出回应,就更容易理解对方信息背后的真正想法。
(2)最恰当的沟通时间
夫妻之间最恰当的沟通时间有两个,一个是早晨醒来双方睁开眼睛彼此见到的前五分钟。一个是每天下班后回到家见面的前五分钟。不到十分钟的时间,能为一天和一晚的心情定下一个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