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不要超越彼此的界限
我女儿给我讲过一件事。她大学舍友说:“我妈妈每次都买二十多块钱的一大堆葡萄,她以为我和我爸爱吃。因为葡萄容易烂,买那么多,烂了浪费,我们就使劲吃。其实,我们俩都不特别爱吃葡萄。”
这位妈妈很心细,她以为老公和女儿爱吃葡萄,不厌其烦地买来葡萄,父女俩都不好意思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两个人都因为怕浪费不得不吃掉。
爱意不好反驳,但是需要“委屈”自己的胃。最好能说出自己真实的想法,让妈妈知道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在婚姻中,人们总是自以为是地以为我们知道配偶心里是怎么想的,经常讥讽对方:“就你那点小心思,我还不知道?”沟通的时候也会自作聪明地替对方说:“你一定是这么想……”“我就知道你这么想。”
我们或许不知道,这样说会让对方有什么感觉,当我们说出这样的话,对方会有被吞噬的感觉,觉得自己的意志被剥夺,感觉不被尊重,随之产生巨大的愤怒。其实,这就是越界,在别人还没有表达之前,我们就武断地根据自己的判断替配偶说出他们心中的想法,这样会侵犯别人的精神空间、思想和意志,必然会引起对方的反抗。
(1)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对方
妻子和丈夫在逛商场买衣服,到了男装专柜,妻子惊喜地说:“老公,快来看,这套衣服你一定喜欢。”
丈夫过去一看,说:“你真不了解我的品位,我怎么会喜欢这样的衣服呢?我有那么潮吗?”
妻子说:“现在很多人都这么穿,你们单位老王比你还大一岁,也是这样的风格。听我的没错,肯定精神!”
丈夫不高兴了,说:“你买了我也不穿,跟我性格不合。”
妻子回答道:“我还不了解你?你的衣服不都是我买的吗?现在听我的,你去试一试!”
丈夫不想在公众场合吵架,不情愿地去了试衣间。
试穿出来,妻子兴奋地说:“这不挺好的吗?年轻十岁。服务员,给我开票。”
丈夫一脸无奈。
这位妻子以为自己最了解丈夫,事实上,大部分时候都可能猜错了。丈夫不好意思在商场跟妻子吵架,结果第二天,丈夫自己把衣服拿到商场退了。
我们通常自顾自地以为自己是配偶“肚子里的蛔虫”,了解他们的任何爱好兴趣、内心想法。但是,人的言行爱好虽然有一贯性,但是所表现出来的很可能只是自我的一部分,而且会随着环境的改变而改变。如果我们总是用一成不变的眼光来看待他们,就很可能造成不必要的误会。
婚姻辅导专家说,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是每个人能“个体化”,就是每个人要有清楚的心理疆界。我们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思想、感觉、需要和言行负责,同时我们也要尊重配偶的需要、感受和喜好。
(2)不要话里带刺
夫妻相处久了,难免会有一些矛盾。很多时候,我们会不自觉地话里有话或话里带刺地刺激配偶一下。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可能有下面几个。
第一,我们觉得对方太强势,自己又没有办法反抗,用话里带刺的方式来进行隐秘的攻击。
第二,可能近期配偶的某些行为让你心里不舒服,我们想在语言上找回平衡。
第三,有可能平时配偶拿你的话不当回事,我们就用带刺儿的话引起对方的注意。
第四,或许我们处在情绪低谷期,看什么都不顺眼,就说些带刺的话来发泄自己的情绪。
一个人说话的内容、语气和方式会被对方综合理解成善意的、中性的或是恶意的。讽刺的话语会严重影响沟通,引起夫妻对立。这也是夫妻争吵的重要原因之一。因为话里带刺儿,对方就很少去关注说话的内容,而去关注话里的那根“刺”,如果刺痛了对方,就会激起对方的反击。
比如,妻子回家,看到老公在厨房里做饭,想起早上两个人吵架的事情,话里带刺地说:“现在有时间了?你不是说你很忙吗?现在知道表现了,早干吗了!”丈夫本想通过做顿饭缓和与妻子关系,没想到妻子来这么一句,也没好气地说:“你还蹬鼻子上脸了,还有完没完了?”两个人的矛盾又升级了。
妻子的本意不是要刺伤丈夫,只是想发泄一下对早上吵架的不满,希望老公能哄自己两句。而丈夫想缓和关系,心里并没有真正心平气和,也想通过自己的表现让妻子高兴一下,矛盾就解除了,没想到妻子还讽刺自己两句,心里很不爽,就会反唇相讥。
因此我们在谈话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一个原则:对事不对人。把注意力放在对方所做的事情上,不进行人身攻击。比如,老公喜欢跟朋友一起出去喝酒,如果妻子说:“你就喜欢跟你那些狐朋狗友一起鬼混,能不能干点正事!”丈夫对于有人身攻击的话会非常气恼,一定会奋起反击的。如果我们这样表达:“你花很多时间跟你的朋友在一起,我一个人在家感到很孤单,我爱你,很需要你的陪伴,你可不可以把聚会减少一些呢?”效果会如何呢?
(3)越界的表现
1猜测配偶的喜好
a你一定喜欢这个活动(电影、衣服等)。
b你不是喜欢吃鱼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