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远离极端的人
他她将是你的噩梦
(1)极端狂热的爱是在绑架感情
一个男生因网恋分手在微博上直播自杀过程。“95后”的小伙子在房间里烧炭、吃安眠药自杀,除了一些烧炭照片,还不断发布一些心情:下辈子再见吧,我真的要死了;我真的好爱你,对不起,我马上就要消失了;对不起,永别了。最后晒出的是一张恋爱对象的照片。
不知道这位小伙子是否真的在自杀,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他在利用微博来博得关注和同情,或者想通过表达自己“死了都要爱”的狂热浪漫的爱情,给对方造成压力,赢回恋人的心。
在他这里,自杀成了一场哗众取宠的游戏,既满足了他被关注的需要,同时可以给对方施加压力。晒出恋爱对象的照片,这个举动,更是有一种“我不好过,你也别想好过”的心理。即便他自杀直播是假的,这个女孩子也会受到深深伤害。要么回到他身边,要么颜面大伤,轻易不敢出头露面。
很多人都渴望拥有浪漫爱情,希望自己是生死之恋的主角。但是,极端行为的实施者,明显是通过极端行为来绑架感情,逼迫对方服从他们的意志。
有这样举动的人情绪是极不稳定的,他们的自控力差,思维上容易走极端。在将来的相处中,一旦发生矛盾,对方还会用极端方式来处理,这将给当事人带来无尽的麻烦,甚至危险。
文学大师沈从文绝对是浪漫爱情的缔造者。张兆和是合肥名门望族张家的三小姐,是上海中国公学的校花。公学的老师、来自湘西的乡下小子沈从文每天几十封情书追求张兆和,张兆和不为所动。沈从文软硬兼施,在信中暗示过,如果你不答应,我可能会走绝路。
这段众人瞩目的爱情追逐,本身就是给了张兆和压力。有人听说文学天才要自杀,于是看不下去了,纷纷指责张兆和:你就要毁掉一个天才啦!舆论的压力如此巨大,张兆和不相信自己的感觉了,开始动摇:“不管他的热情是真挚的,还是用文字装点的,我总像是我自己做错了一件什么事因而陷他人于不幸中的难过。”她心中的愧疚感顺利地被沈从文点燃,她慢慢放下了抵抗,接受了沈从文。
从此,王子和公主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了吗?
张兆和说:“从文同我相处,这一生,究竟是幸福还是不幸?得不到回答。我不理解他,不完全理解他……”
(2)别嫁给“拜类”
叶圣陶说过:“九如巷张家的四个才女,谁娶了她们都会幸福一辈子。”因为这段感情从开始就不平等。沈从文在信中写道:“莫生我的气,许我在梦里,用嘴吻你的脚,我的自卑处,是觉得如一个奴隶蹲到地下用嘴接近你的脚,也近于十分亵渎了你的。”
现在有种说法:千万别嫁给“拜类”。这个“拜类”,是与自己崇拜的人在一起。沈大师崇拜张兆和,用嘴吻她的脚,但是最终感情抵不过生活摩擦、柴米油盐。
我所提到的“拜类”,是用自虐的跪拜方式来挽回感情。
2014年寒冬,东北长春,一名年轻男子在漫天大雪中跪了两个多小时。
男子与女友发生感情纠纷,希望跟女友见上一面。
这样的人希望用自虐的方式打动对方,如果他真能如愿,这笔账迟早要算回来的,因为在自虐的跪拜者心中,一定压抑着巨大的愤怒:我吃了这么多苦,都是为了你,我要让你一点点还回来。可想而知,他在婚后会用怎样的方式来发泄这么多愤怒,最极端的方式就是家暴。
还有一种人,恋爱中出现了矛盾,半夜12点以后还不停打电话,他们只是在为自己的情绪找到发泄口,不会真的担心我们是否有充足的睡眠、健康的身体。一句话:他们更爱的人是他们自己!
(3)极端行为是为了达到控制的目的
行动是为了达到目的,但如果一个人不择手段达到自己的目的,不管他自己标榜的出发点多么冠冕堂皇,这个人也是危险的。
感情更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