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确,漕帮宁家世代经营漕运生意,多的是船只。
不知为何,提到漕帮之时,徐费如的心抽了一下。
“这次朕可真是要好好谢谢狱妃。”赵匡胤坐直身子,情不自禁地握紧了徐费如的手。
徐费如不着痕迹地抽开,淡淡一笑,道:“皇上不要高兴的太早。万事皆有变数。”
“有了天时、地利、人合。朕不会让机会逃走的。”赵匡胤高傲地扬眉一笑,自负的神情溢于言表。
徐费如不得不承认,他的帝王之才是无人可比的。扎营之时,赵匡胤也不及休息,并与潘美等大将商量渡江一事。
作为帝王,他是勤劳的。
有的时候,女子的心甚至有些感动。
一切很顺利,在第五日的时候,宋军到达了江边。赵匡胤按照徐费如所画的地图,早已派人在窄口处安排好了船只,用甲板搭好,形成长长的木桥。
初秋,江水翻滚着,浑黄一片。
徐费如独自一人立在江边的礁石上,望着长长的木桥,心中却有一种不安的感觉。
“狱妃为何一人站在此处?”赵匡胤的声音传来。
徐费如回首,同时看一眼那些列队等待过江的士兵们,心里突然堵的厉害。“他们马上就要渡江吗?”
“当然。”赵匡胤的嘴角泛起灿烂的笑。也许只有看到战争即将胜利的时候,这位帝王的脸上才有这般好看的笑容。
“皇上可否派人检查?木板可否安稳?”徐费如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担心。
“狱妃显得很担忧?”赵匡胤挑眉一问,不过她会忧心,证明她是在乎他的,所以他心里不由自主地会兴奋。
“没有。臣妾只是随便一说。”徐费如撇开眸光,重新扫向滔滔的江水。
“木桥的搭建都是由宁家负责的。狱妃不用担心。”赵匡胤一边说一边牵起徐费如的手,目光笃定地望着江面。看来,他对宁家很信任。
江边的风愈来愈大。
赵匡胤离开徐费如的身边,拿起图纸,与众将一起商量着什么,待到部署完毕,潘美一声令下,宋军便开始渡江了……
浩浩荡荡的军队安然渡过的那一刻,徐费如提到嗓子眼的心才渐渐放下,她真怕宁家帮助搭建的木桥不结实。也许想得太多,宁君心不会为了争宠而做出有损大宋的事。
风卷过,佳人依然立在礁石之上。不知何因,她完全松了一口气,是替他吗?为他紧张?不免觉得有些可笑。
“狱妃不冷吗?”一件披风搭到了肩上,赵匡胤不知是何时来到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