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2 / 2)

食缘稼穑 倪丁莹 1656 字 2020-12-24

召娘看着他道:“你到底想说啥。”

康大河看了眼屋子,低声道:“我觉得咱爹太惯着咱阿爷了,才让他得寸进尺的。”

召娘白了他一眼道:“那是咱爹的爹,那不叫得寸进尺,那是咱爹该孝顺的。”

康大河不以为然地道:“这就是孝顺吗?”

召娘反问他道:“难道这不是孝顺?”

两人打娥一会儿哑谜。

康大河咳嗽一声道:“算是吧。”

召娘低声道:“人们总是羡慕强者,有希望自己是强者来进行劫富济贫的个人英雄主义情结。有些时候,问题并不是是或者不是这么简单,人人都有难以割舍的亲情和无法灭绝的私心私欲。”

康大河似乎第一次听到这个观点,看着召娘道:“如果你是咱爹,你会怎么做了?被阿爷一步步的逼迫到这种程度,你该怎么办?”

召娘看着康大河道:“我并不是咱爹,我无法却替他决断。他的立场,做的任何事情,对于我们这些当儿女的来说,都是正确的。因为家里的钱是他挣的,你端着他的碗吃饭,不能吃了饭摔碗骂人。咱爹或许不是你心目中那种无所不能的父亲,可他是我们最真实的父亲。他是人,有自己的想法和情感。你要试图体谅他。若是钱的事情,你不必为此担心。”

康大河思忖着她的话,没有再继续探讨这个问题。

召娘谈兴起来,有些刹不住车,看着康大河道:“咱爹难过的不是付出多少钱,而是付出多少也得不来他想要的情感。有些感情已经过去了,就不要试图追究,也不要纠缠不休。不然只能是徒劳伤感。我们不能责备我们的父亲,我们也不能责备我们的祖父,甚至不能责备那位阿奶。因为这只是生活罢了,并不是我们所有的全部。”

康大河觑了召娘一眼,眨了眨眼睛,问道:“你是怕我恨上谁?”

召娘拍了拍他的肩膀道:“咱们家,你最聪明。可有时候聪明反被聪明误。脚踏实地,或者像咱们爹娘那样会吃点亏,可是活得心安理得。即便有暂时的困顿和难过,一切都会过去,我们也会继续我们的生活。那些不过只是暂时的,因为我们没有错,我们坚守着我们的良心和道义。大河,输赢不一定要争,成败也不一定要有,但是心安一定要的。不然人生这么长,这么长的人生,你怎么度过一个又一个漫长的黑夜,去寻找你想要的黎明呢?”

召娘着实怕她这个弟弟康大河左性了。

康大河垂眸,低声道:“阿姐总说我是家里最聪敏的一个,我怎么觉得阿姐才是最聪明的一个呢?”

召娘抿唇笑道:“我也觉得我挺聪明的。不然怎么能做出那么好吃的饭菜来呢?”

姐弟二人的谈话,谁也没往外面说。

召娘寻了个时间,侧面问蒋氏,康大山的情况。

蒋氏拍着她的肩膀,笑得很随意道:“这算什么事儿。以前那么难的时候都过来了,难不成现在日子好过了,反而矫情地过不下去了吗?你们啊真是白操心。”

召娘听了蒋氏这话,想想觉得也是的,她家与老家那边的矛盾也不是今日才有的。当年蒋氏刚进门,孩子刚出生,等等很多关键时候,那边的不负责任,蒋氏和康大山都看在眼里,深有体会,自然有自己的一套应对方式和自我调节的方式。

不过,召娘还是抱着蒋氏的胳膊道:“爹娘,还有我们。甭管多艰难的事儿,我们都在呢。”

蒋氏白了她一眼道:“说这话干什么,跟家里出了什么了不得大事儿似的。”

召娘听了这话,笑嘻嘻地道:“那,什么时候去外家啊?”

蒋氏算下日子道:“还得等个三五天,你爹这边事儿还没弄清楚。不过,明日你达表哥就该来了。”

蒋达是来帮着守铺子或者跟着康大山赶场子的。

召娘看爹娘有了钱还这么周周全全地安排这些事儿,心里不是没有意见。

康大河问她如果她是康大山,她会怎么做,她并不是一点也没有想过。

如果她是康大山的话,她一定会花钱雇人顾着这个杂货铺子,不再用货郎的标准要求自己,而是学着去做一个东家。

然而,杂货铺子是家里的基业,是康大山的骄傲,也是他的事业。他如何做,召娘都会支持他的。

纵是她不会做生意,可也可以用逻辑分析,得出康大山随着财富积累越多,自己亲自守着杂货铺子或者赶场子的时候会越来越少。

财富的积累,定然会引起别人的关注。别人关注多了,对你的需求就会多,总有一天会超出生活或者自己所能负荷程度,然后就会放弃。

就好比,前世里某一个农民通过唱歌选秀节目走红后,回到村里头遇到的那些奇葩事情,深受其扰,烦不胜烦。

人要做与当下相匹配的事情,不匹配无论是向上还是向下,都同样会觉得疲惫。

召娘不可能去点醒康大山,她也没能力点醒,唯一能做的就是去了府城好好做事情,给他们一个安全的退路。

日子在渐变着,却又让人觉得似乎并没有什么大事发生。

康大山只是难过了一个晚上,翌日起床,就去了许家,与许家定了商议的时间,又忙巴巴地去了康大川准岳父家,给他牵线许家。

而召娘还是晚上和面,一大早起来淋凉皮,凉皮摊的帮工已经换成了三婶杨氏。

表哥蒋达住进了康家的客房,开始接替康大川和康大海手中的活,帮着守铺子。守铺子当然不能只是守着,得记得住货的价格,嘴巴会说,能算一些简单的账。

蒋达也读过几年书,下学后,基本上全还给了先生了。好在人勤快机灵,也愿意学,就是性子有些太跳脱了。

这日,召娘做了凉皮,正在院子里乘凉,表哥蒋达突然从外头一蹿三跳地跑过来,低声对她道:“你姑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