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1 / 2)

食缘稼穑 倪丁莹 1685 字 2020-12-24

许家的辣条生意还没正式开始,但是康家这边生意却要停了。许香这边好说,谢家那边得蒋氏专门跑一趟解释一下,免得落人口实,弄得两家关系紧张。

谢家一听说他们把方子卖给了许家,也只是愣了一会儿神儿,并不觉得意外。因为在谢家看来,当初他们给的条件已经十分优渥,而康家还是没同意,自然是另有打算。谢家原以为他们是要自己单干,因为肉眼可见的辣条生意能赚钱的。没想到他们竟然借此攀上了许家。

谢家与康家关系源于因缘巧合,情感羁绊少于利益,所以他们并没有太多的不甘心。只是托蒋氏帮着在许家那边递个话,价钱别太贵了才是。当然,这也都是开玩笑的话,至于蒋氏帮不帮忙,他们生意还是要照做。

召娘如今不用做辣条了,只做凉皮,也稍微清闲一些。蒋氏想着她日日被困在家里,也就趁着去谢家的机会,带她出去走走。

也顺带去灵山烧了香,不过这次抽签,却没寻到章程来解签。这次母女二人都抽了一个中平签,听在灵山寺附近摆摊的人说,章程走了,据说去了府城。

召娘和蒋氏对于章程离去,并没有太多感慨。他毕竟是外乡人,走是迟早的,只是这几年总在他那里解签,突然走了,自然得多问一声。这都是人之常情的事儿。

下半晌要回去的时候,谢婶子极力挽留,想让召娘在她家住上几天。康家也一堆事儿呢,蒋氏自然推拒了。

坐着赵老头的车,回来的路上遇到聋豆。聋豆最近也在卖康家的辣条,他不像谢家和许香那般有脚店,有人脉的,都是零散着卖给小孩子当个零嘴吃。生意不好不坏。他正打算明日去康家再进点辣条,听闻康家不卖了,更蒋氏说了好一通话。

得了蒋氏的应承,只是暂时这几日不卖了,他这才放人走。

赵老头笑呵呵地说道:“你家这是要发财了。生意好的不像话。”

蒋氏如今有了几百两银子傍身,不自觉地财大气粗起来,也不叫穷了,只客客气气地笑道:“承您老吉言!”

今日回程的乘客就蒋氏和召娘两个人,三人说着闲话,晃晃悠悠地进了镇子。

“咋恁多人?”召娘看着都傍晚了,镇上还好些人,三五成群地扎堆在那里闲聊,不由得小声问蒋氏道。

蒋氏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儿。她镇上认识的人多,看到一个熟人,忙喊道:“老张,这咋回事儿啊?”

被叫老张的,并不是个汉子,而是正在纳着鞋底子的妇人。召娘应该喊她一声张婶儿。这张婶是个梨形脸,皮肤黄白,下巴长了一个大黑痣,惯常喜欢东家说长西家道短的,镇上七七八八的事儿没有她不知道的。

张婶儿正和人闲聊呢,突然听到蒋氏喊自己,忙笑着打招呼道:“你个赖种媳妇,又去哪里浪了?你家可是发大财了。”

康家方子卖给许家的事儿,镇上有不少人知道的。

虽然不知道详情,但是并不妨碍大家发挥脑洞去想象。而且有两点是可以确信的,那就是康家卖方子得了银钱,算是一夜暴富了。肉眼可见的好处,就是与许家攀上关系了。

天下之事何以解忧,唯有暴富!

一夜暴富,这是多少人的梦想。

自然不乏有人上门打探消息,不过康大山也忙得很,蒋氏等人嘴巴又紧得很,任凭你问,也问不出什么具体详情来。

越是这样,大家越是附会猜测。

说实话,按照小妗子冯氏以前的做派,得了消息肯定上门闹。但是现在,康大山寻了空去了蒋家庄一趟,和蒋金山等人谈了一下,为了儿孙的前程。冯氏再想来蒋氏这边闹腾,占便宜可就没那么容易了。

而吴氏那边,也是用利益吊着,和族里名声管控着。有的是人帮蒋氏和康大山看着吴氏的。

威逼利诱相胁迫,有时候做事确实要学会拐弯,用些敲门和计谋。不然,光硬冲直撞的,耗费了大量气力,也不见得如自己所想那般。

召娘跟在蒋氏和康大山身边学习,真的是学到了好多处理人情世故的方式方法。实打实的是受益匪浅,而绝非虚词。

且说当下,蒋氏听了张婶子的话,笑着回骂道:“你个熊媳子,又再背地里编排我了是不是?”

“你还用人编排,你现在是镇上的大名人。提起你家,你说谁人不知谁人不晓。”张婶子吹起牛来,也是不要命,而且商业胡吹也是很有手。

蒋氏与她乱侃了一通,又拉回正题,小声问道:“这到底咋了?镇上出啥事儿啦?”

“闹出人命了,官差来了。”说完这话,张婶子忽然一拍大腿道,“哎呦,你看我看见你只顾和你说话,忘记要紧的事儿了。谁说有人吃了你家的凉皮,死了!”

这消息简直太惊悚了。

召娘心一下子跳到了嗓子眼,打了个激灵,忙插话问道:“婶子,这可不好开玩笑。”

张婶子看蒋氏和召娘都很紧张,忙正色道:“我还能忽悠你们。赶紧家去吧。”

蒋氏与召娘互看一眼。

召娘看到蒋氏眸子里闪过一束精光,有些不明所以地问道:“娘,你想啥呢?”

蒋氏忙推着她道:“你就在人堆里,别回家。看到不好,就赶紧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