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1 / 2)

家养小绿茶 浮生有鹿 2191 字 2020-12-05

“抓刺客!”

远处,王府的侍卫大声叫喊,旋即,兵刃相击声落入明蓁的耳里。

一列内功高强的扈从当即从树丛中蹿出护驾,环绕在慕容辞和宣华长公主身侧。

明承烨也迫切地带了一队侍卫赶回来。

他先关心了一遍慕容辞和长公主的状况,再将目光扫往地上的贼人,勃然大怒,“二妹妹,六妹妹,这些贼人有没有伤到你们?”

明予婉未曾见过贼人倒在面前的景象,颤着肩,显然是被吓坏了。

明蓁摇摇头,询问明承烨:“大哥,府里出什么事了?”

明承烨的额前的汗珠已是滴滴答答落下,可见他的内心有多急迫。

“来府演奏散乐的人都是贼人冒充的。他们在登台表演的时候,忽然从戏服里拿出刀子,跳下戏台,前去行刺父王。”

“那父王可有受伤?”

“父王身边有众多护卫,想刺杀父王没有那么容易,但是,他们来人众多,还去王府各处行刺其他宾客。我觉得他们的目的应该不是为了来刺杀父王……”明承烨说着,焦虑地一拍脑袋,打断自己的猜测,“哎,那些乌七八糟的事情,就不同你说了。”

“我先护你们躲到安全的暗道里。”

明蓁心中了然。

难怪地上的几人身上穿的是戏服或舞衣。

但听完明承烨的话,她首先联想到她在揽月楼听到的几个字眼。

原先没放在心上的几个词,如同刻在她脑海里,怎么也抹不去。

难不成,这些刺客会不会和慕容辞有关?

方才,她要是没有在慕容辞面前刷好感,只消一念之差,慕容辞是不是就不会救她?

明蓁的面色“刷”得一下,变得惨白。

直到明承烨急唤“六妹妹,快跟我走啊”,她才重新掀起眼皮。

看来她的做法,还是有点用处的。

明蓁保持生硬的笑容,礼貌地和慕容辞以及宣华长公主道别。

她望向慕容辞的眸子里沾上迷蒙的光泽,软声道:“多谢陛下救了我。”

慕容辞微微颔首,神情上带了些疏离,不知有没有收下她的道谢。

明蓁心有余悸,随明承烨离开的时候,总是频频回头,冲慕容辞微笑。

确定慕容辞不会对她下手后,她才不往回看。

待她的身影逐渐消失,近旁的扈从悄声问:“陛下,你为何要亲自动手杀他们?”

慕容辞的眼尾一勾,漆黑若夜幕的瞳仁倒映出地上的血光,轻描淡写地说:“因为这里有他们不该动的人。”

扈从仍觉费解:“就算六郡主真的中剑而亡,也不会有什么关系。这位六郡主不得摄政王宠爱,貌似并没有什么利用价值,陛下何必多此一举?”

青竹丛沙沙摇晃,竹叶飞舞,掩映着慕容辞颀长的身影,遮得俊容忽明忽暗。

他倏然转眸,眼底隐现戾色,“与你何干。”

王府小公子的周岁宴以一场突如其来的刺杀结束。

众多宾客受惊,连水酒都来不及喝,慌乱地留下贺礼贺词,逃离王府。前一刻还是喧闹非凡的王府,下一刻,即是呈现出死一般的静寂。

此事干系重大,明同俨让人抓拿了贼人,便去审讯,再来书房,同谋士商议。

明蓁随同杨王妃等人候在书房外,屏气凝神,静静地等待明同俨出来。

她听说,那些贼人的身上搜出的玉佩,上面有大司马府上的标志。明同俨自然不相信大司马会做得如此明显,他派人去调查,发现是荣阳侯有意栽赃给大司马。

当然,这件事只是隐秘,并没有对外宣扬。

杨王妃令人送去数盅羹汤后,明同俨终于从书房里出来。

他查清楚了来龙去脉,大步前行,显然是要出府办事。

路过明蓁身边,明同俨却是忽然停下,严肃地问:“白日里,你奏了《九歌》?”

明蓁还未说话,明予晴先行一步,笑得柔情似水,“是呀,父王,任谁听了六妹妹的琴声都要说好,我也是自愧不如。”

明同俨乌沉沉的眼神,透露了对明蓁的不满。

理由很简单。

当年,在江明月未婚夫出征前夜,江明月曾弹奏《九歌》为其饯别。

谁都可以奏这首曲子,唯独江明月和明蓁不能碰,要不然,他只会想起当初无力挽回的痛楚。

再加上少帝仿佛看不上她,明同俨对明蓁的态度急转直下,“你以后别抚琴了,有空多练练女红诗画梳妆打扮,也好知道该如何去讨人欢心。”

“王爷别气,生气伤身。”杨王妃体贴地捻了披风,拢到明同俨的身上,表现得体贴贤惠,“这晚间风大,王爷还有要事在身,当心着凉。”

诸人看待明蓁的神色迥异,含了同情和怜悯,亦或是不屑。

明蓁直观地见识到明同俨的态度,愈发坚定了自己的想法。

父王,不管我能打探到什么消息,都不会告诉你。

我以后的荣辱,也与你无关了。

就在此时,宫里来人了。

宫里的几名内侍身负皇命,忧心地关心起明同俨的身体,长吁短叹,说着诸如伤势如何之类的场面话。

说到最后,为首的内侍又道:“王爷,老奴这回过来,除了代陛下问候贵府遇贼人的情况,还是替长公主来送礼的。”

明同俨不解:“为何送礼?”

“宣华长公主想要答谢六郡主帮她救下狸奴,差老奴送了谢礼来。”小内侍细嫩的手指向身后内侍所捧着的托盘,托盘上盖了层淡红绸布。

小内侍露出一口大白牙,笑吟吟地说:“长公主听说六郡主身子骨弱,遂准备了一些药材,并遣了几位太医来为六郡主看诊。”

他尽职尽责地传话:“宣华长公主说了,六郡主的身子骨若是方便,尽管可以找她。长公主也缺人陪伴,平日里闷得慌。”

话音落,杨王妃的神情尴尬,目光如淬了毒。

长公主缺人解闷,可以找晴晴啊,找这丫头做什么。

明蓁款款向前,躬身行礼,有礼地道了谢。

她心里却是纳闷。

宣华长公主是如何知道她身体不好?

兴许,长公主是听其他人说的。

明蓁对内侍所说的感到惊喜。

对她而言,得了宣华长公主的话,她往后出府就有充足的出府理由了。

明同俨在起初的错愕之后,对明蓁的不悦渐趋消弭。

看来明蓁还是有机会接近少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