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跋涉》第五版前记(2 / 2)

这就是这本册子当时给与我们的激动和快乐!接着也就是它所遭受的命运!

关于鱼和衬衫的故事,是一次我和萧红租了一只小船到江心一处浅洲边去洗澡,竟忘了把洗好的晾在船边的衬衣不知什么时候被风吹到江水里漂走了。我在寻找衬衫时,忽然发现从上流飘来一件白色的东西,我以为那是衬衫,忙着迎头跑过去,却原来是一条有两斤多重的大鱼,于是我把衬衫的事情也忘记了!……

一九四六年秋季间,我又回到了哈尔滨,从一九三四年算起,已经是十二个年头过去,当时我曾写下一首诗:

金风急故垒,游子赋还乡;

景物依稀是;亲朋半死亡!

白云红叶暮;秋水远山苍,

十二年如昨,杯酒热衷肠。

在这十二年中,中国抗战胜利了,日本帝国主义者和他们所扶植的“满洲国”灭亡了,千千万万为国而伤残、而战死的烈士们牺牲了!我的朋友们也一个一个地离我而逝了!萧红、金剑啸、北杨、侯小古、黄田……诸人就是。

一次在旧书摊上竟发现了《跋涉》这本书,我买下了它。后来还在扉页上写下了如下几句话:

此书于一九四六年我再返哈尔滨时,偶于故书市中购得。珠分钗折,人间地下,一帧苑在,伤何如之?

萧军记

一九六六年,三月廿七日于京都

“银锭桥西海北楼”

一九七九年黑龙江省文学艺术研究所为了需要,他们翻印了五千本,一切格式依旧。后来日本有位佐野里花女士,她是萧红的作品喜爱者,来信要这书,我寄了她一册翻印本。后来她说要翻几百本问我有什么“条件”?我回信说,什么条件也没有,只是我在日本的朋友或对萧红作品有兴趣的人,他们如需要,就请她“无偿”的送一本吧。后来又得知“咿哑书店”也印了它,详细情况我不知道了。不过佐野里花翻印的书式,也是和原样本一模一样的,毛装淡黄色加红字的封皮……,几乎可以“乱真”。

后来又经过美国葛浩文先生介绍给“香港文学研究社”,他说:“你还是让这家出版社出版吧,他们还可以给你一些稿费,否则即使你不允许他们也要印出的,……。”我认为他这话是对的,因为《八月的乡村》和其他的书在香港出版而且再版了,他们并没得到我的“允许”。不独无一角钱的稿费,甚至连一本书也没寄来,虽然也曾去过信,结果是“石沉大海”,这可能是香港某些出版社或书店的“经营方法”吧!……

我考量一下,就决心和这家出版社建立了一个出版手续,他们还给了我三百元人民币算为稿费。

昨天“香港文学研究社”竟把十本样书寄来了,装潢得很鲜艳,这使我感到很愉快。虽然按照他们原来计划的出版期晚了半年,但总算印出来了。

这是这本书初版、再版……的过程以及它所遭受的曲折命运。

如今,花城出版社还愿意承印它。为了对读者负责,我本应该再从头把它稍事修整一下,把错、讹的字改正过来,也把当时避讳的字眼改正过来,但不知为什么我竟失掉这“勇气”,只好请我的老伴王德芬同志代校改一下。她这人是很负责认真的,也有耐性……同时又根据了香港本核对一番,发觉香港本也替我校正了很多明显的错误,应该感谢!

最后,我希望花城出版社编辑同志们,也再校订一下吧,俾使这书的错误少些,再少些。

一九八一,十二,三。

于北京团结湖居民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