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作者给我们留下了这样一个人物,他不像旁观者眼中那样的绝望,因为他看见他的两个孩子,反而镇定下来,他觉得他在这世界上一定要生根,一定要把他的两个孩子抚养成人,于是他照常活在这世界上,喂着小的,带着大的,该担水就担水,该拉磨就拉磨,以至周围都惊奇,觉得意外,而有些恐惧了,这就是作者在童年记忆里所热爱的一个人物,这就是惨然死去的王大姑娘的爱人——磨官冯歪嘴子。
萧红在磨官冯歪嘴子身上寄予了民族期望,因为在他身上闪耀着战斗的韧性,这种战斗的韧性是为鲁迅先生所赞颂过的,而萧红自己也是依持着它而走完自己最后的四年的。
《呼兰河传》文笔优美,情感的顿挫抑扬犹如小提琴名手演奏的小夜曲,茅盾先生在序中已经作了评价,就不需笔者再在这里分析了!
最后再介绍一下它的出版经过:
一九四一年《呼兰河传》是在桂林“上海杂志图书公司”初版发行的,一九四二年以后由桂林河山出版社再版,解放后“上海新文艺”是第三版出书了,现在由黑龙江人民出版社重印,实际是第四版了。很多二十岁的青年,有的只知萧红之名而未见过萧红的著作,有的甚至连萧红的名字也不知道。因之,黑龙江人民出版社这次重印此书,不但能使这些青年从中了解三十年代的中国东北一个小县城的风土生活,和萧红的对于旧的封建传统势力的控诉,对磨官冯歪嘴子一类人物的坚持求生的韧性战斗性能赞美,而且还是能使他们认识和体味作者独特的艺术风格。这对我们未来的文学艺术也必将产生有意义的影响。
一九七八年七月二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