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这顿晚饭,王宁佑吃得格外冷清。
张小花没来,在屋里奋笔疾书,写试题。
魏晋元也没来,据石头讲,他正在屋里摇头晃脑地读书呢,不想耽搁时间,叫石头把饭直接给他端到屋里来。
王宁佑一呆,无法置信:“他在读书?读的什么书?别不是又在看什么乌七八糟的。你去跟他说,要偷看,就藏好了,别又让他师娘瞧见,弄得大家都不得安生。”
石头认认真真地摇手:“不是,王先生,魏公子这次好像真的在读书。我还在旁边听了几句,什么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听起来像是正经书上的句子。”
确实,这一句再正经不过了,《大学》里的头一句。这败家子怎么好端端地突然转性了?
石头却认为,魏晋元这不是转性,而是中邪。
“王先生,你说,会不会师娘跟魏公子这趟进城,半路上撞了什么邪祟了?要不要明天下山请个仙娘回来跳个大神。我知道邻村有个特别灵的十七姑,要不然先生,你就去请她吧,一准儿有用。”
王宁佑被他搞糊涂了,什么邪祟?什么跳大神?魏晋元抽风,这关张小花什么事?自家媳妇不是挺正常的吗?
“这不对劲啊,王先生。”石头反驳,神叨叨,头头是道地。
“先生,你看,魏公子从前最怕读书,如今读书读得特别起劲,饭都不要吃了。还有师娘,我记得师娘跟我说过,她宁可拿刀也不要拿笔。可她现在在屋里练字呢,练得也是连饭都不要吃了。这肯定是中邪了呀,搞不好是让什么脏东西附身了吧。我听村里的老人说,好多年前,村里也有个读书人,老是考不上,后来就疯了,不明不白地就死在村子外头了。王先生,你说,会不会——”
石头越说越怕,下意识地朝王宁佑身后缩,满脸的惧意。
王宁佑啼笑皆非,这个小娃,再装得精干老成,骨子里也还是个小娃。
“石头,你想多了。你师娘之所以练字,魏公子之所以读书,那是因为他们两个人打了赌。你师娘为了激励魏公子读书成材,就跟他打了个赌。只要魏公子把书都背上了,你师娘就能把字给练好看了。那是你师娘的一片良苦用心。”
要论编故事的水平,张小花确实要输王宁佑一筹。石头听后恍然大悟,对张小花敬佩不已:“师娘真是个好人,先生和师娘为了魏公子,真是费尽心思了。”
这石头拍马屁的水平,也是不俗了,夸了张小花的同时,还不忘带上王宁佑。只是太刻意了,反而叫人反感。张小花说得对,这个石头,有令人喜欢的地方,也有令人生厌之处,真不知该拿怎样的态度去对待他。
既然暂时不知道,那就只能搁着不管由他去了。王宁佑收敛心思,把注意力转到魏晋元身上。
“石头,这是要拿给魏公子饭菜么?你搁着吧,我去送给他。”顺便探探魏晋元这葫芦里究竟卖的是什么药。
魏晋元一见王宁佑进门,倒是异常地高兴。不是看见了饭菜高兴,而是纯粹看见了王宁佑这个人高兴。
“先生,你来得正好。《大学》这本书我已经背得七七八八了,就是有一些话我还看不太明白,先生你再讲给我听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