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花却说,一切都没变。“叔,你可真够糊涂的。从前打哪儿出,现在还打哪儿出。”
董老赖听不懂,张小花道:“叔,从前你们家靠的是二海兄弟种田养家,现在还是靠他种田养家。只不过从前种的是你们家租的田,现在种的是大表婶家的田。这有差别么?”
“你是说——让二海给那肥婆娘当长工?”董老赖明白过来,却极其嫌弃,“当长工能有几个钱?哪够我们一家子吃喝拉撒的?”
“当长工能有几个钱,这得靠你们跟大表婶再商量。讨价还价这种事,叔,你比我在行。再说了,不止是长工。大表婶家里就他一个人,这里里外外不都需要人操持?你大可以跟她谈嘛,哪怕月月领工钱那也不是不可能。这不比一年收两季、看天吃饭来得踏实么?更何况——”
张小花顿了顿,刻意将董老赖拉到一边,压低了喉咙。
“您老都这个岁数了,该派享儿孙福了。你看这村里,到了您老的年纪,哪儿还有养着儿子儿媳吃闲饭的?
-儿子就算了,儿媳妇不该干点活么?这一天三顿,收拾屋子,你别全把活计压二海一个人身上。
-二海是干嘛的?你得把他放出去赚钱。就说我们家吧,既然你也不租王家的田了,这以后我们再叫二海做点啥,是不是也得意思意思?
-二海兄弟脑瓜子聪明,人又老实,还会点木匠、泥瓦匠的手艺。农忙时候干点农活,农闲的时候打点散工,这一年到头的,叔,我不说,你自己算,二海兄弟能往家拿多少钱?”
董老赖到底怎么算这笔帐,面上看不出来。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他脸色松动了,显然是把张小花这几句听进了耳朵里。
张小花再接再励,越发避着老赖婆子,悄声道:
“叔,家里有了闲钱,不就能买点鸡崽种猪啥的?桂花嫂子、还有咱婶子不都闲在家里么?
-种种菜养养鸡养养猪,这一天天的,家里有肉有菜,外头又赚到钱。叔,这日子过得,还要怎么美?
-还有啊,你应了大表婶,你们两家关系不就缓和了么?回头二海再帮她种种地干干活,这不更容易来往起来么?
-大表婶没儿没女的,将来老了她那一大堆银子归谁呀?难不成你还真想便宜了她娘家几个侄子?你们家几个,才是董家嫡嫡亲亲的侄子,是不?
-实在不行,叫二海兄弟机灵着点,多讨讨她欢心。回头你再找族里几个长辈敲敲边鼓,把二海兄弟直接过继给她。
-这么一来大表婶有儿子送终,你们这一房的家财又不至于落了外人手。叔,这才是真真正正的一举两得两全其美啊。”
…
一举两得一、两全其美,张小花正是用了这八个字成功劝服董郑氏买地。这会子同样是这八个字,董老赖愿心服气交出了霸占十余年的王家的十亩田地。
张小花大获全胜,董郑氏得陇望蜀。
“他侄媳妇,你们家不是还有二十亩地?一起卖给我得了。”
张小花哑然失笑。
“婶子,你这性子也太急了。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一口吃不了一个馒头。那二十亩,是宁佑他姨娘家在种。那可是我婆婆一奶同胞的嫡亲妹子,比这十亩更不好弄。
-再说了,就这块地,我婆婆还不知情呢。我还是先得了她同意,把这十亩地的事先解决了。她要晓得我八两银子贱卖给你,指不定怎么数落我呢。——唉,我这一天到晚地究竟忙个什么头绪?真真是老鼠钻风箱,两头受气。”
她借机发牢骚,董郑氏得好处说好话:“好闺女,我晓得你是真真为王家着想的。宁佑她娘要敢数落你,你来告诉我,我找她去!我替你出头,我给你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