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王宁佑为张小花出头的同时,张小花正为了王家那十亩田在太古县城里跟那些小摊小贩打成一片。
“照你这么说,这县里最有钱的就是开当铺的许家?”张小花再接再励地套话。
卖菜的阿婆点点头。
“是啊,许家可是富得冒油啊。他们家的几个夫人,哪个不是穿金戴银?个个都打扮得跟朵花似的。不是我说,就是县城、京城的阔气人家,也强不到哪里去吧。”
“哇,几个夫人?”张小花咋舌,“这个许老爷,可真够风流的。”
“可不是么?”谈起风流,专供许家豆腐花的李小哥最有发言权了。
“你不晓得,许老爷年轻时候就是个多情种子。如今岁数越大,越是爱那娇俏的小娘子。娶的小妾一个比一个年纪小。”
“是么?那年纪最小的能有多小?他家最新娶的那个姓啥?是不是——姓董?”
问到这里,张小花不由自主吸了口气。
老天保佑,这回一定要中。天知道,她已经蹲了三个地方。三个地方问出来的太古县首富还全都不一样。家家都有几房小妾,老子有,儿子也有。
太古县还真是人杰地灵,专门出有钱人。有钱人家又是盛产小妾的府弟,打听个董娇娘还真是不容易。
李小哥不太确定:“那位新夫人姓董么?这个我倒不晓得,我只知道她是江南哪个院里有名的清倌人,才十六岁。许老爷可是花了好大一笔才给她赎的身。”
得,又扑空了。别说董娇娘不可能去当什么清倌人,单是年纪也对不上号。
张小花正失望,那头杀过鱼的张大凑过来,加入讨论。
“我倒听说许家夫人里头有一个姓董的,是四夫人还是五夫人来着?刚娶进门那年,许老爷还挺宠她的,一天到晚‘什么娘’‘什么娘’地把她挂在嘴边上——”
“是不是叫——娇娘?”张小花蓦地面上一喜,手再快一点就又揪上张大领子了。
幸好张大没察觉,:对对对,就是娇娘,董娇娘。这个董娇娘,是许府里最爱珠宝首饰的。人家初一、十五都是到庙里去拜拜,她倒好,逢到初一、十五必上珍宝斋。”
卖菜的阿婆插嘴:“要这么说,许老爷对她真挺好的,珍宝斋的一套首饰可要不少钱呢。”
“屁!比她更鲜更嫩的小娘子接连进门,她能有个站的地方就不错了。我听珍宝斋的伙计说,这两年那个董娇娘早没那么风光了,大多都是看得多、买得少。那娘们就是这德性,好摆谱摆阔,珍宝斋的掌柜早就不耐烦她了。”
一圈八卦侃下来,终于到了中场休息的时候。卖豆腐的李小哥忽地“咦”了一声。
“咦,刚刚那个卖雀儿的小娘子呢?就属她问得最多,怎么一眨巴眼的工夫人就没了?”
开玩笑,都打探到消息了,还待在那儿干嘛?
张小花跑得贼快,芝麻掉进针眼里,今天正好是十五。如果她运气够好,说不定真的能在珍宝斋附近见到那个董娇娘。
事实证明,今天张小花运气相当不错。一路打听到了珍宝斋,纯粹瞎猫碰死耗子,在门口转悠了一会子,打里头竟真出来了一对主仆。
女主人二十出点头的年纪,容貌艳丽,打扮得花枝招展珠光宝气的。
伙计对她的态度很耐人寻味,面上挺殷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