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三五年,奉天府,四月中旬,东北的天气乍暖还寒,路面的积雪在晌午头的时候会融化成漆黑的脏泥,偶尔飞驰而过的日本军车甩起的泥点子迸溅到路人身上,弄得人身上脸上到处都是黑乎乎的。
一个黑壮的男人,三十多岁,戴着黑色毡帽,大圆脸盘子,留着日式的一抹小胡子,穿着黑色皮夹克,宽松的土黄色军裤,脚上蹬着和日本人一样的大头鞋,浑身上下到处都是被甩上的泥点子,踩着自行车,一边把脚蹬的飞快,一边吆喝着驱赶着路上挡在他前面的路人。
终于到了一个巷子口的一个二层小楼前,黑壮男人把自行车往门口一扔,三步并做两步冲上了二楼,在走廊里就开始咋呼起来:“老蒋!老蒋!”
走廊里静悄悄,没有任何回应,男人已经冲到了走廊尽头的房间门口,抡起拳头,哐当哐当地砸起门来。
这房间门口挂着个木头牌子,有大概一尺半长,一巴掌宽,上面用黑笔写着:蒋平事务所。
这个男人正是奉天府警察署侦缉队二队的队长刘百利。
“老蒋!老蒋!快起床啦!大中午的还不起!来生意啦!”刘百利粗声瓮气地喊。
房里依然没动静,刘百利有些急躁,搓着手,来回踱着步,焦急地从走廊的窗子里探出头往街道上面张望,却也没发现想要找的人。
“刘队长,我哥早上就出去了,啥时候回来没说。”身后的楼梯间探出一个小脑袋,一个十四五岁左右的毛头小子,蓬乱的头发,满脸脏兮兮,朝来人大声说。
“他去哪啦?我找他有急事!”刘百利瞪着眼,鼻子上有个像花大姐一般大小的褐色痦子,小眼睛一下子就认出那个小子正是蒋平的弟弟蒋顺。
“早上来了个小鬼子,找我哥说事去了。”顺子嬉皮笑脸的说。
刘百利满脸惊恐地朝小子摆摆手说:“可别乱叫,这要是让那些日本人听到了,不把你小子屁股打开花才怪!”
顺子吐了吐舌头,做了个鬼脸。
“知不知道他们往哪边走了?”刘百利问。
顺子胡乱地朝一个方向一指说:“往四平路那边走的,说是一起去看个朋友。”
刘百利点点头,赶紧往楼下走,大头皮鞋踩得楼梯板噔噔直响,顺子在他身后淬了一口痰,小声嘟囔:“狗汉奸!早晚让车撞死你!”
刘百利下了楼,撅着屁股,恨不得把自行车的轮子蹬飞了一样,朝着四平路这边骑了过来。
顺子说蒋平来这边,他就估摸着差不多是来找谁了,他赶紧也奔着这边追了过来。
四平街是一条非常繁华的商业街,自打清朝时候就发展起来成为商户云集的地方,各种风格的建筑鳞次栉比,街上的人流也是比肩接踵川流不息的。
刘百利飞一样踩着自行车来到一家东洋医道馆门前,把自行车往门口一支,也不锁,火急火燎地推门闯进医馆的大门里。
这家医馆面积并不大,大厅布置的很朴素,只有一个诊台和几把藤椅,刘百利一进来,正看到大厅里正坐着三个人在有说有笑的聊着什么。
“哎呀妈!老蒋啊,可算找着你了,快点!跟我走!”也顾不上和其他人打招呼,刘百利不由分说的走到其中一个年轻人面前,拽着那人的胳膊就要把人拉走。
这个蒋平三十岁上下的样子,身高一米八,留着个寸头,浓眉大眼的,如果不是胡子拉碴的,还应该算是蛮讨女人们喜欢的模样,上身穿了一件灰布的褂子,领口敞开着,露出里面的白色背心,可以看那背心已经被搓洗的边缘都有毛边了,下身穿着一条黑色的宽松马裤,应该是洗完了晾晒的时候没有抖落开,满是褶皱,脚上却蹬着一双和他整体服装风格不搭的高筒的皮靴,这皮靴倒是被捯饬的锃明瓦亮的,好像是能当镜子照人了,浑身上下却也是不脏,只是让人能感觉出一股子寒酸气。
被刘百利这一拽,蒋平满脸的不乐意,哭丧着脸问:“怎么走到哪都躲不开你啊?你咋还能找到这里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