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南宫世家1(1 / 2)

魍魉之眼 凭伊问风语 1988 字 2020-11-15

离开五毒的那一天一笙和阿蛮特意相送,我想象中的离别场景应是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的那种依依不舍或是有一种独属于江湖人士的洒脱,然而想象很美好现实很骨感,我想象的两种情况都没有出现,只有一笙拉着我的手,语重心长的对我说道:老语啊,你看你在我五毒教混吃混喝待了这么长时间,咱这么熟谈钱有些伤感情,我们就聊些别的吧。

当时一笙一说这话,我便惊起了一笙的起皮疙瘩,想着姑奶奶,你还是跟我谈钱比较好,至少我给得起钱,可是您开口说的别的我十有是给不起的啊。然而一笙根本就不给我拒绝的机会,我才刚要开口,她已经又先我一步,絮絮叨叨的说了起来。

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事,咱们同门一场,我还能坑你不成?

你这些天难道还少坑我了?只是这句话也就是在心中默默地吐槽一下,未敢真的说出口。

唉,你别紧张撒。就一件小事,之前我也噶苏过你关于五毒教的派系,自从前教主被小七和罗子拉下台,他的余孽就去了中原,我们怕他们是想要拉拢中原的一些歪门邪教然后用那近乎妖术的手法害人,或是再卷土重来回五毒。这些年小七和罗子一直在外面,看似是浪迹江湖,实际上也是在关注这些事,打听这些人的下落。

是嘛!小七和罗子都搞不定的事儿,你找我不好吧!

一想起一笙说的那个第三派系,我就起了一身的鸡皮疙瘩,洛城当年的惨案,是给我留下了不少的阴影,唐冰唐烨的时候即便过了这么久再想起来也是耿耿于怀。所以,我一定要在她说正事之前拒绝!

我觉得挺好的啊!

根本就无视我的委婉拒绝,一笙开始自顾自的说了起来:你看,你可以鬼眼后人,可以驱鬼!而我的敌人是前派系余孽他们能驱毒人,你看你是不是帮助我正合适?举手之劳而已啦!

举手之劳?你开心就好了啊。

呵呵据我所知,鬼眼一族,慕笙之后便无人能参悟第三册剑谱更无人可以驱鬼,所以我帮不了你,另外按照你的说法,我觉得你去湘西找找赶尸人更合适?

这样啊,那我们还是算钱好了。

我:

最后,一笙自然是不会收我的钱,而她的请求我表面没有答应,内心却也没有拒绝。尤其是想到了当时她在五毒所说的,五毒前教主留下的余孽去了中原,极有可能和狄庄进行合作,所以,不管是为了她还是为了我自己,这个忙我都是要帮的。只不过到底能帮多少,便是另作一说。

辞别了一笙和阿蛮,师父并没有说要去哪里,我尝试着问过他,想着他可能带我回长安继续避世,也有可能带我去扬州和月咏她们叙叙旧或是打听一下鬼眼一族的事,但是万万没想到师父只是沉思了一下,然后一本正经的跟我说道:没想好,走一步算一步。

其实我对这句话是持着怀疑态度的,在五毒那么长时间,离开也不是突然地,我觉得他应该是想好了要去哪里的,不过他那一本正经的模样却又找不出来破绽。也罢,走一步算一步,反正我不去找狄庄,狄庄也一定会来找我。所以,去哪里也不会有太多区别,只是万万没想到师父居然带着我晃悠进了巴蜀。

师父告诫我,离开了五毒,虽然修炼的强度没有之前那么大,但是仍然不可放弃,只是不必再修炼外功,应该将心思放在内功心法上。他告诉我,内功的修炼相较于外功也高深了许多,也没了那么多局限性,只要有心日常的一举一动皆可以是修行。当年他退隐江湖后,便是整日这样不动声色的修行,是故虽然我从未看见过他一展身手,但是他的武功却也没有过丝毫退步,反而是日益精进。

内功心法的修炼,首先是心性,修身养性是很重要的部分,一来可以让自己不再那么急躁,二来也是让自己没有那么多的杂念。水平相当的高手对决,拼到了最后除了体力还有精神。若是有一方的精神先行奔溃了,那么即便对方的身手有稍微落后也是败局已定。但是一般能称之为高手的人,他的精神能力上面便不会太差。

但是,大约是我骨子就是一个有些毛躁的人,学不来师父的那副淡定从容,也学不来他能静下心来专注做一件事不知疲倦。尝试了一段时间失败之后,师父长叹了口气,有些无力的说道:慢慢来吧。

可是,还没等我慢慢进步,师父的死对头却找上门来了。这是我第二次见到有人来找师父寻仇,第一次还是在洛城时苦苦等候在那的唐烨。只是上次在洛城,不过是一场误会,解开了唐烨就走了,如今在巴蜀这边,有些恩怨可就不止是吴会那么简单了。

记得那日,我们秉承着走一步算一步的想法,也不知怎么的就逛到了巴蜀一带,然后好巧不巧的就遇见了他在这里的一位关系并不怎么好的故人。据师父自己所言,他自从在五毒救回小白后,便几乎没有再踏足过巴蜀,如今算来也快六七年光景了。不踏足巴蜀一带的原因就是当年他混迹江湖时,主要的根据地便是巴蜀一带,因为性格乖张行事也不按套路出牌,便树立了不少的仇敌,否则也不会引来仇家雇佣唐门杀手追杀了。

巴蜀一带除了唐门比较有名外,还有不少的世家,大多数都是以擅长暗器或者火器出名。曾几何时,南宫世家的霹雳堂便是其中一个比较有名的世家。当然,南宫世家霹雳堂如今在巴蜀依旧有名,只是大全从之前的嫡系落到了如今不只是哪里的旁系了,这其中便有师父的一份功劳。

当时,南宫道和我们相遇就是在一家茶社,说书先生正口若悬河的讲着南宫世家的兴衰,师父和我坐在那里,一边磕着瓜子一边听书,而作为其中的见证者,师父那日心情也算不错,偶尔会和我嘀咕两句,比如r>

唉,这段不对,当时应该是这个样子的

咦,这老头不行,当年的场面比这个要精彩刺激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