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候的特种兵(2 / 2)

仁弟纯,初以仪郎参司空军事,督虎豹骑从围南皮。

曹休字文烈常从征伐,使领虎豹骑宿卫。

曹真字子丹太祖壮其鸷勇,使将虎豹骑。

屡次出现虎豹骑,而且可以是曹操的宿卫,其统帅也都是曹氏宗族的杰出人物。那麽这究竟是一支什么样的部队呢?

纯所督虎豹骑,皆天下骁锐,或从百人将补之ashash好可怕,百人将做虎豹骑的小卒天下骁锐名副其实。看看他的战绩。

纯麾下骑斩谭首。短短一句话,似乎没什么大不了,可你联系《三国志》的上下文就会明白这是多么艰难的一仗。我们可以看出这支部队的攻坚能力,和他打硬仗的能力(其实虎豹骑在史书中极少的几次露面几乎全是硬仗)。

及北征三郡,纯部骑获单于蹹顿。千里奔袭,攻之能克,机动力和战斗力可见一斑,要知道这蹹顿可是号称冒顿再世。

从征荆州,追刘备于长坂,获其二女、辎重,收其散率。进降江陵,可见演义中的追赶刘备那支五千铁骑在正史中就是虎豹骑。他们一昼夜行三百里,诸葛亮说是强弩之末,结果刘备反而被杀得几乎全军覆没,要不是关羽及时赶到,恐怕历史就改写了。其天生的快速能力展露无遗,这是刘备没有想到,而尤其令刘备感到震惊的是,他们在如此急行军后还能有这么强的战斗力。

现dk古发掘出曹魏豹骑都督印,可见这支部队其实是虎,豹骑。

又列铁骑五千为十重陈,精光耀日,贼益震惧。ashash可见在对西凉铁骑的战斗中,虎豹骑也出战了。因为有后面这一句乃纵虎骑夹击,大破之,斩成宜、李堪等。,这五千铁甲就是虎豹骑(骑兵已经是难得,这样的精锐铁甲可以说是独此一家,别无分号)。能大破西凉铁骑一方面是曹军轻装步兵顽强的拖住了敌人,为虎骑夹击争取了时间,但根本上还是他强大的战斗力决定的。

在以后虎豹骑就销声匿迹了,个人估计他们是归入了曹公(曹操破马超后进封公爵天子命公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如萧何故事。)近卫。后来极可能归入曹魏精锐五营:武卫、中垒、中坚、骁骑、游击。当然,最大可能是骁骑营。(许楮的虎士后来就是归入武卫营)。

这支部队是先成立,后选帅:太祖难其帅。纯以选为督,抚循甚得人心。在曹纯死后,虎豹骑没有了统帅,太祖曰:纯之比,何可复得!吾独不中督邪?遂不选。可见曹操对这支天下骁锐窥视已久。

虎豹骑ashash三国真正的王牌之师。

其他还有:

张辽麾下八百死士。

于是辽夜募敢从之士,得八百人,椎牛飨将士,明日大战。平旦,辽被甲持朝,先登陷陈,杀数十人,斩二将,大呼自名,冲垒入,至权麾下。

曹仁的骁骑。仁不应,遂被甲上马,将其麾下壮士数十骑出城。

许褚的虎卫,即日拜都尉,引入宿卫。诸从褚侠客,皆以为虎士。

典韦的近卫甲兵,太祖募陷陈,韦先占,将应募者数十人,皆重衣两铠,弃楯,但持长矛撩戟

这几支虽为精锐,但只是别部,难称军,故不在列。

最后:

魏:

魏制略如东汉,南北军如故,曹魏先后置武卫、中垒、中坚、骁骑、游击等新五营,归中领军统帅。这都是精锐部队。张合赶奔雍凉抵抗诸葛亮时,专门跑到洛阳提调南军五营,就是因为他们是魏军精锐。

蜀:

无前、无当,二者同为一支精勇的队伍。飞军,以羌族的一支ashash青羌为主,分为五部。虎步,精勇的步兵队伍。虎骑,精勇的骑兵队伍,此外还有散骑、武骑等骑兵队。诸葛亮严格的训练和纪律性,以及连弩,精练钢刀的配备,八阵图的推广,使蜀汉军队整体实力大幅度提升。

吴:

羽林,是宫廷禁卫部队。虎骑,拱卫京城的骑兵部队。敢死、解烦、无难、马闲,都是精勇的冲锋队,多分左右两部,各以左部督和右部督领兵。五营、五校,各有五营兵,五营有五营督领兵,五校有五校督领兵。因为吴的兵制比较混乱,所以对这些吴国自诩的精锐部队不应估计过高。因为在一系列的战斗中他们也没有表现出精锐部队应有的战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