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丹阳兵。
这是陶谦的老本,他自己就是丹阳人,作为徐州的老军阀,陶手中虽然没有好的战将,但是握有一支精锐的丹阳兵,因此也可以对抗曹操这样的大鳄。丹阳山险,民多果劲,好武习战,高尚气力,精兵之地,刘备增援陶谦的时候,陶谦赠送了数千丹阳兵给刘备。后来随着刘备转战千里的部队,就是这支精兵。
其余的丹阳兵则在曹豹指挥下诱发了吕布夺徐州的战争,估计后来吕布的部下中不乏丹阳勇士。但是显然还有少许残留在当地的丹阳兵,他们成为好生食鱼鳖的广陵太守陈元龙部下,就是这点儿丹阳兵,后来竟然击退了小霸王孙策的渡江攻击!从刘,吕与曹操的激烈战斗看,我的感觉丹阳兵属于东夷孓遗,基本就是一支廓尔喀部队,能征惯战,吃苦耐劳,有项羽子弟兵之风。
2陷阵营。
陷阵营是一支独特的部队,人数不多,但作战极为勇猛,它的指挥官是吕布手下的大将高顺。人称高顺所将七百余兵,号为千人,铠甲具皆精练齐整,每所攻击无不破者,名为陷阵营,说到陷阵营就不得不说说它的主帅高顺,顺为人清白有威严,不饮酒,不受馈遗。,以忠诚闻名,吕布被平灭之后,一言不发而引颈受戮,这在反复无常的吕布阵营中颇为罕见,曹操对吕布手下无法劝降而杀的也只有他一人(陈宫是因为深知曹操底细,不能不杀)吕布的确没有帅才,对高顺不能很好使用,但深知陷阵营的战斗力,故此布知其忠,然不能用。布从郝萌反后,更疏顺。以魏续有外内之亲,悉夺顺所将兵以与续。及当攻战,故令顺将续所领兵,顺亦终无恨意。
吕布的悲剧,也是这支精兵的悲剧。
3白耳兵。
白耳兵,是刘备的亲军卫队,刘备既然是个老革(老兵痞的意思),他身边的白耳兵自然也是深经战争的惊涛骇浪。值得一提的是白耳兵的指挥官陈到,陈到,字叔至,汝南人,随刘备身经百战蜀国建立后封亭侯,征西将军,协助李严镇守白帝,《三国志》称征南(赵云)厚重,征西忠克,统时选士,猛将之列。夷陵蜀军战败,陈到与傅彤断后,傅彤战死,陈到率白耳兵数百,几百杆枪就挡住了吴军的狂追,白耳兵战斗力可见一斑。
这位蜀国猛将在《三国演义》里面居然连名字都没有,实在奇怪,因为他本来是刘备帐下仅次于赵云的悍将,这可能是因为罗贯中给蜀国写出的猛将之多已经大大超过了史实,只好委屈陈到了,另外陈到在历史上名位常并赵云,俱以忠勇之将称,有了一个赵云已经够典型,罗贯中可能在构思的时候将二人合并了,于是演义中陈到的威猛只好在赵云的影子里闪现了。
4白马义从。
沮授为监军,白绍:瓒好白马,屡乘以破虏,虏呼为白马将军。故选精锐三千,尽乘白马,号白马义从,以实禁卫也。在三国的征战中,白马义从只是一颗流星,它是公孙瓒的精锐骑兵部队,可惜,只经过短暂的辉煌,就在界桥战役中被袁绍的大将鞠义歼灭了。公孙瓒是在和北方少数民族的作战中以勇猛豪迈而成名的,他善使双头铁矛,《后汉书》曰:瓒常与善射之士数十人,皆乘白马,以为左右翼,自号白马义从。乌桓更相告语,避白马长史。白马义从后扩充成相当规模的部队,一时威震塞外,乌桓乃画作瓒形,驰马射之,中者辄呼万岁,虏自此之后,遂远窜塞外。。
可惜,界桥之战公孙瓒碰上了他一生的克星鞠义,白马义从就此一蹶不振。瓒见其兵少,便放骑欲陵蹈之。义兵皆伏盾下不动,未至数十步,乃同时俱起,扬尘大叫,直前冲突,强弩雨发,所中必倒,临陈斩瓒所署冀州剌史严纲甲首千余级。瓒军败绩,步骑奔走,不复还营。这是一个典型的用弓弩击破骑兵的战例。值得一提的是有资料提到赵云原是白马义从之一,也算给这支精兵保留了种子。顺便说一句,《英雄传》记载,袁绍听到白马义从,有这样一段对话ashash绍笑曰:彼有白马义从,某有大戟士,安惧哉?呼郃:隽乂,盍为吾破之!郃自张望不言ndash那么,张颌的大戟士,是不是袁绍军中的又一支精兵呢?
5、无当飞军由于山地作战的特点,常被用于讨伐叛乱少数民族。延熙三年(公元240年),汉嘉(今四川雅安北)蛮反,蜀汉出动向宠的宿卫兵代替其前去征讨,装备不可谓不精良,结果这位性行淑均的名将却死在了少数民族叛军手中,还是无当飞军从前线调回,才控制了局面。那应该是第二代或者第三代飞军了。
无当飞军的最后也极为悲壮,那是姜维九伐中原中的第八次,为了掩护主帅退却,5000飞军和末任司令官张嶷进行了最后一战,全军战死,史载杀敌辈之。以后,虽然还有飞军之名,并且在防守阳平关等战斗中有所表现,无当飞军作为一个整体,已经不复存在了。
最后补充一点,如果从血统上说,实际上飞军的成员包括两部分,南中夷族和青羌,前者包括叟,笮,炯,百璞等民族,后来成为彝族,布朗族等云南少数民族,精于射术,后者为氐羌和冉驰,自古有修筑碉楼的习惯,《华阳国志》记载了这些住在石碉中的民族夏秋如何入蜀为佣,打水井砌河堰,出售花椒苹果农副产品,冬春返回故里避寒的情形,石碉楼,记录了青羌的历史,也展示了他们善于守御的特点。
6先登死士。
绍令麹义以八百兵为先登,强弩千张夹承之,绍自以步兵数万结阵於后。义久在凉州,晓习羌斗,兵皆骁锐。
界桥之战,这八百先登在袁绍大将麹义(不要看不起被演义忽视的他,他在前期的表现比所谓的河间四将还抢眼,后来因为居功自傲,被袁绍杀死)率领下竟然击败公孙瓒的万余骑,其中还包括精锐的白马义从!
瓒见其兵少,便放骑欲陵陷之。义兵皆伏楯下不动,未至数十步,乃同时俱起,扬尘大叫,直前冲突,强弩雷发,所中必倒,史书中写很明白,这八百人晓习羌斗,也就是熟悉骑斗,在公孙瓒骑兵冲来时他们躲在楯下,未至数十步时一起冲出,用千张强弩射垮了公孙瓒纵横北地的控弦。
汉武帝时,李广之孙李陵率部卒五千,皆荆楚勇士奇材剑客,深入匈奴腹地,与相当于自己十六倍的匈奴主力骑兵相遇,结果他们硬生生坚持了十天,转战千里,杀敌数万!但最后李陵箭尽被擒,被俘前他曾说:给我的士兵每人三支箭,我们就可以坚持到汉朝边境。可惜他们一只箭也没有了!据说他们一共射出五十万支箭!!从中可见强弩对缺少重甲的控弦的杀伤力可以用kb来形容。
附带说一下曾经被袁绍寄予厚望的张合大戟士面对被麹义击败的2千骑兵时,根本没有还手之力,最后还是麹义来救了袁绍。
麹义先登ashash轻骑兵的克星。
7西凉铁骑。
为什么马超的可以以一州之地对抗曹魏全国?这就是西凉铁骑的威力。超军中多高鼻深目者,其实马超的部队中是有罗马西来的军人,大量吸取了罗马军阵的优点。马超军队和董卓军队的区别,在于董卓军队受到匈奴等游牧民族军队的影响较大,注重骑兵和机动。
标枪,希腊密集军阵,重装盾牌,以及军队编制和战法上,和古罗马十分接近。葭萌之战,连见多识广的刘备也对这种战术十分欣赏。后期蜀汉军队战斗力强的一个原因,就是诸葛亮吸取西凉铁骑的训练和严格纪律性。
其实他们也不是严格意义上的重装骑兵,所以它也有明显的缺点,就是对付不了强弩,曹操打败西凉兵主要是计谋,但和其战术也有关系,那就是筑城后,用强弩远射西凉兵,由于西凉铁骑只装备标枪,射程有限,所以十分被动。再有一个缺点就是机动力的不足,在和曹操精锐虎骑较量中处于下风,这和它的重型装备是分不开的。
西凉铁骑ashash西方技术装备的精锐骑兵。
8虎豹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