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奂为人正直,不畏强权。灵帝即位之后,窦太后临朝、窦武以太后之父的身份当上了大将军辅政。当时宦官势力十分猖獗,窦武与太傅陈蕃商议驱除宦官势力,但窦太后不肯。这年九月因为走漏了消息,宦官曹节等便矫诏发动政变,派人抓捕窦武等人,而窦武则号召北军平定叛乱。这时,担任护匈奴中郎将张奂刚刚回到京城,不明白真相,上了宦官矫诏的当。率军围捕窦武,窦武被迫自杀,陈蕃被诛杀,窦太后也被幽禁南宫。一大批官员受到牵连。张奂却因为无意中帮了宦官被命任少府,又拜为大司农,以功封侯。
张奂深恨自己上了宦官的当,上书固辞封侯。建宁二年四月,张奂借出现大风雨雹灾情,上书皇帝,打算为为窦武、陈蕃等人伸冤,要求给他们及其家属平反。事情没有成功反而遭到宦官的怨恨,张奂被调任太常。张奂又与尚书刘猛、刁韪、韦良等共向朝廷推荐王畅、李膺可参三公之选,又遭宦官的反对,灵帝下诏对张奂等进行处罚。司隶校尉王寓和宦官同流合污,想让大臣们举荐他,大臣们畏惧宦官势力,只好答应,只有张奂拒绝了他的请求。王寓非常生气,于是诬陷张奂结党,张奂就被以党罪免官回家。
灵帝光和四年,张奂卒于家中,终年七十八岁。遗命说:吾前后仕进,十要银艾,不能和光同尘,为谗邪所忌。通塞命也,始终常也。但地厎冥冥,长无晓期,而复缠以纩挠,牢以钉密,为不喜耳。幸有前窀,朝殒夕下,措尸灵黙,幅巾而已。奢非晋文,俭非王孙,推情从意,庶无咎吝。武威为纪念张奂,为张奂立了很多祠,至今都还存在。
张奂的长子张芝,善于书法,以草书为最,世人谓草圣。张芝弟张昶,也善草书,与张芝齐名。
各有各的特点。若单论行军打仗,可能把张奂和皇甫规加起来也打不过一个段颎;但是说到的大局观,皇甫规则是三人中最具有大局观的;而张奂则最善于治军。
皇甫规,字威明,安定朝那人(在今天的甘肃灵台)。是与段颎、张奂一起被称为的东汉名将。
皇甫规出身将门,自幼熟读兵书,非常有见识。汉顺帝永和六年,西羌叛乱,意图攻击长安。征西将军马贤率军十万进行平叛,但是战事进展得很不顺利。当时还是平民的皇甫规就上书说:马贤不懂军事,也不体恤士兵,他肯定会被西羌给击败。但是朝廷没有理睬,后来马贤果然被西羌击败。郡守这才知道皇甫规有一个有才学的人,所以任命皇甫规为功曹,皇甫规当上功曹之后,率领八百士兵与羌军交战,大获全胜。
皇甫规不仅有才,而且还非常的正直,不畏强权。汉顺帝死了之后,梁太后临朝听政,梁冀凭着妹妹是太后的这层关系当上了大将军。梁冀当上大将军之后收受贿赂,卖官卖爵,使得一大批奸佞掌管了朝政,把国家搞得乌烟瘴气的。正直的皇甫规就在朝廷举贤召良的应试对策中揭露梁冀的不法行为,得罪了梁冀。所以即便皇甫规的成绩很好,但是最后只得到了一个郎中的小官,皇甫规心中恼怒,就假装生病,拒绝上任。然后回到了家乡,皇甫规家乡的官员得到梁冀的授意,数次加害皇甫规,多亏皇甫规机智,才躲过了梁冀的毒手。
不久之后,泰山(在今天的山东泰安境内)一带叔孙无忌起兵造反,时任中郎将的宗资率军平叛,但是却收效甚微。此时,梁冀已经被诛杀,朝中有大臣就想起了当初揭发梁冀的皇甫规,就举荐皇甫规为泰山太守,让他去平叛。皇甫规不负众望,他到任之后很快就平定了叔孙无忌的叛乱。
虽然同为,但是皇甫规与段颎的平叛策略却是截然不同,段颎是以战止战,只要斥候探明羌军主力的位置之后,就带领大军直奔羌军主力的位置,然后大打一场,歼灭羌军主力,使其无力再战;而皇甫规则是以战促抚,先击败羌军,树立威信之后再招抚羌人。延熹四年的秋天,零吾羌等与先零,沈氐羌别种起兵反叛,威胁着关中地区,但是时任护羌校尉的段颎在这之前就已经率军出征了,已经没有人能领兵作战了。
叛军一路高歌猛进,威胁到了京畿地区,朝廷惊恐。三公(太尉、司空、司马)举荐皇甫规为中郎将,节制关西的军队,与羌军作战。皇甫规先后击败零吾、东羌之后,派人招降了十余万羌人。但从后来的实践证明,段颎的方法更为有效,因为羌人反复无常,被汉军击败之后,就投降,等汉军一走,羌人又会起兵作乱。就在皇甫规招降东羌之后不久,沈氐羌又起兵反叛了。皇甫规再次领军平叛,但是因为西羌的道路不通,军中又流行瘟疫,使得战事进展不顺,皇甫规亲自给得了瘟疫的士兵送药,士兵们非常感动,三军奋力杀敌,大败羌军,东羌又乞降归顺。
但是皇甫规也是没办法,因为当时的东汉国力已经大不如前,国家财政无法维持大规模的军队进行长期战争。皇甫规以战促抚只不过是权宜之计而已,他只是想争取几年的和平时间,等国力恢复再像段颎那样一举解除羌乱。但是,皇甫规至死也没有等到东汉国力恢复的那一天。好在羌乱已经被段颎给平定了。也算了了皇甫规的一桩心愿。
皇甫规除了战功卓著之外,为官也非常公正清廉。皇甫规到了凉州之后,对凉州的吏治也进行了整治。凉州刺史郭闳和汉阳太守越熹均年老昏庸,又仗着自己是一方大员无视国家法律;安定太守孙隽贪污受贿;属国都尉李翕、督军御史张禀杀害无辜的羌人,使得羌人起兵反抗。
皇甫规将这些人的罪状整理之后,上报了朝廷,朝廷分别对这些人进行了惩治。当羌人知道那些原先欺他们的贪官污吏都被皇甫规举报而受到处分之后都非常感激皇甫规,又归顺了朝廷,凉州地区又恢复了和平。皇甫规不仅整治了凉州的贪官污吏,还多次弹劾朝中或者其他地方的贪官并且举荐和任用有才能的人。因此而引招到许多奸臣的嫉恨,那些贪官就污蔑他收受羌人的贿赂,谎报战功。皇帝被奸臣谎言的蒙蔽,就将皇甫规抓了起来,后来张凤等官员和太学生仗义执言,才使得皇甫规得以无罪释放。
延熹六年(一说三年),朝廷任命皇甫规为度辽将军,皇甫规上任之后不久,就举荐另一位张奂接替他的职务,他说张奂才略兼优,宜任元帅,以孚众望而他自己愿意做张奂的副手。朝廷批准之后,任命张奂为度辽将军、皇甫规为使匈奴中郎将。
后来张奂迁任大司农,皇甫规又担任了度辽将军。
永康元年皇甫规被任命为尚书。不久之后又被任命为弘农太守(弘农在今天河南灵宝境内),封寿成亭侯,食邑二百户,他却让封不受,最后又任护羌校尉。
灵帝熹平三年,皇甫规因为病重而请辞,不久病逝于谷城,终年七十一岁。
皇甫规文武双全,曾经创办学校,亲自教授学生。他也撰写了赋、铭、碑、吊、章、表、教令、书、檄、笺记等各类文学作品约二十七篇。还编有《皇甫规集》(已失传),现今只留存著作十二篇,被后人辑入《二酉堂丛书》中。他的侄子皇甫嵩也是一名杰出的将领,曾经平定了黄巾起义。
段颎(?ashash179)字纪明,武威姑臧人。西域都护段会宗从曾孙。少时习弓,有文武智略,初举孝廉,后戌边十余年。段颎屡破羌军,先后交战180次,斩杀近4万人。汉灵帝时官至太尉。与皇甫规(字威明)、张奂(字然明)皆籍隶凉州,合称。
段颎的上任打破了东汉王朝朝与羌族关系的固定剧本。段颎先后平定了烧当、烧何、当煎、勒姐,等八个羌人部落联合作乱。羌人怕段颎怕得要死,称段颎为杀神。
段颎字纪明,武威姑臧人,与皇甫规和张奂并称为。有个成语叫折节好学说的就是段颎从小就练习骑马射箭,自称游侠,经常施舍金钱;长大之后才开始学习。段颎是将门之后,祖上还做过西域都护,但是到了他这一代,家道中落,他只能做宪陵园丞这样的小官,每天得工作就是。掌守陵园,案行扫除。工资不过区区六百石。不过,是金子总会发光,过了几年段颎就当上了辽东属国都尉。(属国:在边远地区有降番的民族聚居地安置内迁的少数民族。名义相当于郡,存其国号而属汉)辽东属国大概在今天的辽河以西至锦州一带。
段颎不是那种计较一城一地得失的将领,他和白起一样主张歼灭敌人主力。有一次鲜卑犯境,段颎矫诏撤军,在路上设下埋伏,鲜卑中计来追击,结果被全歼。虽然仗是打胜了,但是矫诏可是杀头的大罪,不过念在段颎是为了打败敌军才矫诏,也算是情有可原,就没有杀他,但是死罪可免,活罪难逃,就被关进了监狱。段颎虽然进了监狱,世人都知道段颎的才能了,段颎刚刑满释放就被征为拜议郎。东郭窦,公孙举昭造反时,司徒尹讼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段颎,于是他举荐段颎平乱,段颎很快平定叛乱,被封列侯。
自从汉武帝时期霍去病降伏河西匈奴之后,河西的羌人就依附了汉朝,在西汉末年羌人乘内乱之机在河西做大。从东汉光武帝开始,东汉便陷入了与羌族旷日持久的战争泥潭中。在马援平定羌乱仅仅20年之后参狼羌反叛,杀汉朝护羌都尉,窦固再次将其降伏。于是这种情况也成了东汉王朝与羌族关系的固定剧本:反叛ash镇压ash再反叛ash再镇压。先零羌被灭了,参狼羌又反,钟羌完蛋了,东羌又乱,羌人仿佛一个在擂台上屡次被击倒却屡次站起来的顽强拳手,与东汉帝国整整搏斗了一个多世纪的时光,东汉王朝几代名将的心血与荣辱,都将为这个顽强的部族所抛洒。